时间: 2025-04-26 11:31: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31:13
世味年来已遍尝,偶然呕出变文章。
鬓丝将秃难藏老,袜线为才恨不长。
咄咄人谁识殷浩,期期我欲学周昌。
眼前正是春光好,花木何曾尽向阳。
这几年我品尝了世间的各种滋味,偶尔将这些感受写成文章。
鬓发渐稀,难以掩饰衰老,才华似袜线般短暂,让我感到惋惜。
可叹的是,谁能识得我殷浩的才华,我渴望能像周昌那样出名。
眼前正是春光明媚的时节,花木又何曾不向阳而生呢?
程坚甫,现代诗人,以其深刻的思想和细腻的情感受到广泛关注。他的诗作常常反映个人的生活体验和对社会的思考。
《春日有感》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慨以及对春天生机的赞美,反映了当代人对自我价值和社会认可的思考。
《春日有感》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开篇以“世味年来已遍尝”引入,表达了对人生百味的体验,暗示岁月的积淀和对生活真谛的探寻。而“偶然呕出变文章”则揭示了作者将生活体验转化为文字的心路历程,表明写作不仅是表达,更是自我反思和理解的过程。
接下来的几句,作者用“鬓丝将秃难藏老”和“袜线为才恨不长”描绘了衰老与才华短暂的感叹,流露出一种对时间无情的感慨。这里的“袜线”一词,生动形象地将才华比作短暂而易逝的线,传达出作者对自己才华有限的深切认知。
在对比历史人物的渴望中,作者提到“咄咄人谁识殷浩,期期我欲学周昌”,表达了对社会认同的渴望,以及对自身成就的焦虑。最后一句“眼前正是春光好,花木何曾尽向阳”则转为积极向上的情感,强调尽管人生充满挑战,但春天的美好象征着希望与新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哲理,引导读者思考生活的意义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展现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对未来的期许。
整首诗围绕人生的感悟与春天的美好,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对未来的希望。诗人通过对自我价值的反思,展现了生命的复杂性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诗中“世味年来已遍尝”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对生活的无奈
B. 对人生经历的丰富感悟
C. 对春天的赞美
诗中提到的“袜线”比喻什么?
A. 生活的短暂
B. 才华的有限
C. 时间的流逝
作者希望像谁一样出名?
A. 杜甫
B. 李白
C. 周昌
答案: 1-B, 2-B, 3-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