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7:21: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7:21:19
夏云峰·天阔云高
作者: 仲殊 〔宋代〕
天阔云高,溪横水远。
晚日寒生轻晕。
闲阶静杨花渐少,
朱门掩莺声犹嫩。
悔匆匆过却清明,
旋占得馀芳,已成幽恨。
都几日阴沈,连宵慵困。
起来韶华都尽。
怨入双眉闲斗损。
乍品得情怀,看承全近。
深深态无非自许。
厌厌意终羞人间。
争知道梦里蓬莱,
待忘了馀香,时传音信。
纵留得莺花,东风不住,
也则眼前愁闷。
天空宽广,云彩高远,溪流横贯,水面辽阔。
傍晚的阳光微冷,洒下淡淡的光晕。
闲坐的台阶上,杨花渐渐稀少,
朱红的大门紧闭,黄莺的鸣叫声依然清脆。
后悔匆匆地错过了清明时节,
此刻才占有那一点余香,却已成了幽怨的恨。
这些天阴沉沉的,连夜也感到困倦。
起来的时候,春光已然逝去。
双眉间的怨恨让人心情更加黯淡。
一时回味情怀,反而更加贴近。
我对自己的深情态度无非是自我陶醉。
厌倦的情意终究令我在世间感到羞愧。
谁能知道我梦中的蓬莱,
等到忘却了余香,时常传来音信。
即便留得黄莺花香,东风也不再驻足,
眼前的愁苦依旧让人难以释怀。
作者介绍:仲殊,宋代词人,生活在南宋时期,属于词坛的知名人物。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出细腻的情感和对自然的敏感观察,风格清新而富有诗意。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仲殊的晚年,正值人生的感慨和思考的时期,诗中透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这也是许多诗人共同的心声,体现了对过往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无奈。
这首《天阔云高》以其清新悠远的意境和深刻的情感引人入胜。诗人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巧妙地融入了个人情感的体验。开篇的“天阔云高,溪横水远”,便勾勒出一幅辽阔的自然画卷,给人以开阔的视野,似乎将读者带入一个宁静而美丽的环境中。然而,随着诗句的深入,诗人逐渐转向内心的沉思与感慨,描绘出对时间流逝的惋惜和对美好事物的怀念。
诗中的“悔匆匆过却清明”一句,点明了时间的无情和个体对往事的追忆。清明节是春天的重要节日,象征着生机与希望,然而诗人却因匆忙而错过,产生了深深的遗憾。接下来的“已成幽恨”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表现出对失去的无奈与对过往的怅惘。
整首诗在情感上表现出一种细腻而又沉重的思考,尤其是在“怨入双眉闲斗损”一句中,诗人通过眉头的皱眉表现出内心的烦恼与忧伤,形成一种浓厚的情感氛围。最后的“眼前愁闷”则让整首诗的情绪达到了高潮,诗人似乎在呼唤一种对未来的希望,但现实的灰暗又将其压制。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关注时间的流逝与人心的孤独,表现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无奈的感慨。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反映出个体内心的情感波动,展示了人对生命、时间与情感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天阔云高”的意境主要表现了什么?
“悔匆匆过却清明”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东风不住”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