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诉衷情(春词)

《诉衷情(春词)》

时间: 2025-04-27 11:58:15

诗句

长桥春水拍堤沙。

疏雨带残霞。

几声脆管何处桥下有人家。

宫树绿,晚烟斜。

噪闲鸦。

山光无尽,水风长在,满面杨花。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1:58:15

原文展示:

仲殊的《诉衷情(春词)》原文:

长桥春水拍堤沙。
疏雨带残霞。
几声脆管何处桥下有人家。
宫树绿,晚烟斜。
噪闲鸦。
山光无尽,水风长在,
满面杨花。

白话文翻译:

春天的长桥上,春水拍打着堤岸,沙子被水冲刷着。
细雨伴随着残存的晚霞。
几声清脆的管乐声,桥下的某个地方有人家。
宫廷里的树木郁郁葱葱,傍晚的烟雾斜斜地飘荡。
闲散的乌鸦在鸣叫。
山的光景无穷无尽,水的风长久地在,
满脸都是飞舞的杨花。

注释:

  • 长桥:指的是长长的桥梁,春季的桥梁上水流潺潺。
  • 拍堤沙:水波拍打着堤岸,沙子随之而动。
  • 疏雨:稀疏的细雨,给人以轻柔的感觉。
  • 残霞:指的是落日余晖,未完全消逝的晚霞。
  • 脆管:形容乐器声音清脆悦耳。
  • 宫树:指的是宫廷里的树木,通常指的是古代的名贵树木。
  • 晚烟斜:夕阳西下,烟雾在空中斜斜地飘荡。
  • 噪闲鸦:闲散的乌鸦在鸣叫,增添了生活的气息。
  • 山光无尽,水风长在:描绘了山水的壮丽与恬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仲殊,字景初,号元斋,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抒情见长,善用自然景物表达情感,风格清新脱俗。《诉衷情》是他代表作之一,体现了他对春天景色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思考。

创作背景:

《诉衷情(春词)》创作于仲殊的春天,表现了春日的生机与诗人内心的感受。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诗人通过自然景物表达内心的情感,流露出对自然美的赞美以及对清新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诉衷情(春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美景,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诗中的长桥、春水、疏雨、残霞等意象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生动而富有诗意的春天氛围。第一句“长桥春水拍堤沙”直接将读者带入春日的场景,水流拍打堤岸的声音仿佛在耳边回响,生动而形象。

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通过各种意象的描绘,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温柔与细腻。比如,“几声脆管何处桥下有人家”让我们想象到桥下宁静而和谐的生活场景,仿佛能听到悠扬的乐声,增添了人间烟火气息。接下来的“宫树绿,晚烟斜”则描绘出了一幅晚霞映红树木的美丽画面,给人以宁静而悠远的感觉。

最后几句“山光无尽,水风长在,满面杨花”通过自然的广阔与细腻的风景,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对美好事物的渴望。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让人感受到春天的生机与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长桥春水拍堤沙:描绘春天的长桥与水流,水拍打着沙岸,生动地展现了春天的活力。
  • 疏雨带残霞:细雨中透出残存的晚霞,形成了一幅柔和而美丽的景象。
  • 几声脆管何处桥下有人家:乐声悠扬,暗示着桥下有人在生活,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关怀。
  • 宫树绿,晚烟斜:描绘了绿树与晚霞的景象,展现出一种宁静和谐的自然状态。
  • 噪闲鸦:闲散的乌鸦鸣叫,增添了生活气息和情趣。
  • 山光无尽,水风长在,满面杨花:最后几句用广阔的自然景色总结全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悦与沉醉。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长桥春水”形象地比喻春天的生机。
  • 拟人:如“噪闲鸦”,让乌鸦的鸣叫更具生活气息。
  • 对仗:如“山光无尽,水风长在”,对仗工整,增强了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春天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赞美,强调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状态。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长桥:象征着人与自然的联系,连接着生活与美好。
  2. 春水:代表着生机与希望,滋润万物。
  3. 疏雨:象征着温柔与细腻,给人以宁静感。
  4. 残霞:暗示着美好事物的短暂与珍贵。
  5. 宫树:象征着生命的繁茂与自然的美丽。
  6. 杨花:象征着春天的气息,代表着新的开始。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长桥”象征什么? a) 连接
    b) 阻隔
    c) 破碎

  2. “几声脆管”指的是什么? a) 管乐器的声音
    b) 细雨的声音
    c) 鸟鸣声

  3. 诗中提到的“晚烟”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a) 清晨的雾
    b) 傍晚的霞光
    c) 灾难的烟雾

答案:

  1. a) 连接
  2. a) 管乐器的声音
  3. b) 傍晚的霞光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杜甫的《春望》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春望》(杜甫)与《诉衷情(春词)》同样描绘春天的景象,但杜甫更多地表现了战争带来的忧虑,而仲殊则侧重于春天的生机与宁静。
  • 《如梦令》(李清照)描绘了春天的美丽与感伤,强调了女性的情感,而仲殊的作品则更注重自然景象与生活的和谐。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宋词三百首》
  • 《古典诗词的魅力与解读》

相关查询

好事近 雨夜 好事近 忆王乐胜 好事近 一九四三年二月二十七日偕第三次全国教育行政会议会员同往孝陵看红梅,归赋此阕 好事近 伤秋蝶 好事近·冒雨访杜隐园居士,舟中有作 好事近 其一 春景 好事近 九日坐天游阁 好事近 其二 用放翁词寄张贞甫韵 好事近 芦芽茁岸,杨花坠溪,舟过东淘时见此景 好事近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死生契阔 事过境迁 避世墙东 氏字旁的字 马字旁的字 纷纷 以手加颡 东原 齲字旁的字 私逮 前车可鉴 门字框的字 包含渭的成语 绑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摩跌 舟字旁的字 蠢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怯怜口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