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水调歌头·天下云游客

《水调歌头·天下云游客》

时间: 2025-04-28 07:19:15

诗句

天下云游客,气味偶相投。

暂时相聚,忽然云散水空流。

饱饫闽中风月,又爱浙间山水,杖屦且逍遥。

太上包中下,只得个无忧。

是和非,名与利,一时休。

自家醒了,不成得恁地埋头。

任是南州北郡,不问大张小李,过此便相留。

且吃随缘饭,莫作俗人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7:19:15

原文展示:

水调歌头·天下云游客
作者: 葛长庚 〔宋代〕

天下云游客,气味偶相投。
暂时相聚,忽然云散水空流。
饱饫闽中风月,又爱浙间山水,
杖屦且逍遥。
太上包中下,只得个无忧。
是和非,名与利,一时休。
自家醒了,不成得恁地埋头。
任是南州北郡,不问大张小李,
过此便相留。
且吃随缘饭,莫作俗人愁。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写了云游四方的心情,遇到志同道合的人,彼此气味相投,偶尔相聚,随即又像云彩一样散去,水流无定。词人品味了闽地的美景,也钟情于浙地的山水,手持拐杖,悠然自得。心中无忧无虑,不去计较是非、名利,暂时放下这些烦恼。醒悟之后,意识到不应如此埋头苦干。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不必在意别人的名声和地位,过了这一段,便是彼此的留恋。索性随遇而安,别让俗事扰乱心情。

注释:

  • 云游客:形容像云一样的游人,象征短暂的相聚。
  • 饱饫:饱食,尽情享受。
  • 杖屦:手持拐杖,形容悠然自得的状态。
  • 太上包中下:隐喻高深的道理,意指超脱烦恼。
  • 南州北郡:指南方和北方的各个地区。
  • 随缘饭:比喻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葛长庚,生于宋代,诗人以其精炼的词风著称,常描写自然和人生哲理。他的作品多体现出一种洒脱的生活态度。

创作背景:此词创作于宋代,社会相对安定,士人多游历山水,享受人文自然之美。词中反映了诗人放下世俗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理念。

诗歌鉴赏:

《水调歌头·天下云游客》是一首充满哲理的作品,展现了诗人对自由与洒脱的向往。词的开头以“天下云游客”引入,生动地描绘了游子的形象,仿佛在告诉我们人生如云,来去匆匆。接着,诗人表达了与志同道合者相聚的欢愉,然而这种相聚又是短暂的,仿佛云彩般瞬息万变,这种对无常的感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哲学的深思。

在描绘闽地的风月与浙间的山水时,诗人流露出对自然美的热爱,同时也表现出他对生活的态度:无论身处何地,重要的是心境的自在与洒脱。随着对“和与非、名与利”的反思,诗人进一步解构了世俗的追求,强调内心的宁静与自在。最后,诗人以“且吃随缘饭,莫作俗人愁”收尾,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哲学,鼓励人们放下烦恼,珍惜当下。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天下云游客,气味偶相投。”:描绘云游者的洒脱,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缘分。
  2. “暂时相聚,忽然云散水空流。”:表达相聚的短暂与人生的无常。
  3. “饱饫闽中风月,又爱浙间山水,”:表现对不同地方美景的喜爱。
  4. “杖屦且逍遥。”:传达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
  5. “太上包中下,只得个无忧。”:强调超脱烦恼,追求内心的宁静。
  6. “是和非,名与利,一时休。”:对世俗名利的放下。
  7. “自家醒了,不成得恁地埋头。”:反思人生不应过于沉迷。
  8. “任是南州北郡,不问大张小李,”:不拘泥于外界的名声地位。
  9. “过此便相留。”:在游历中与友人相聚。
  10. “且吃随缘饭,莫作俗人愁。”:倡导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

修辞手法

  • 比喻:“云游客”比喻人生的漂泊与无常。
  • 对仗:“南州北郡”对称,强化地域的对比。
  • 排比:反复提及“是和非,名与利”,加深思考。

主题思想:这首词的中心思想是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在,提倡放下世俗名利,不被烦恼所困扰,享受当下的生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象征无常与漂泊。
  2. 风月:代表美好自然与情感。
  3. 山水:寓意心灵的归宿与宁静。
  4. 杖屦:象征闲适与随性的生活状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词的作者是?
    A. 李白
    B. 杜甫
    C. 葛长庚
    答案:C

  2. 诗中提到的“随缘饭”是指什么?
    A. 计较利害
    B. 随遇而安
    C. 努力工作
    答案:B

  3. 诗中提到的“天下云游客”意在表达什么?
    A. 游人的多样性
    B. 人生的短暂与无常
    C. 游玩的乐趣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杜甫
  • 《静夜思》 李白

诗词对比

  • 杜甫的《登高》与葛长庚的《水调歌头》均体现了对人生的思考,但杜甫更侧重于对故国的思念,而葛长庚则强调内心的自由与洒脱,展示了不同的情感基调和哲学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词曲与人生:古代诗词的哲学思考》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残秋送友 上杭州姚郎中 东阳道中作(一作寒食日) 朔管 送吴彦融赴举 赠喻凫 采莲 送李恬及第后还贝州 除夜 君不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鼻字旁的字 验试 跼高天,蹐厚地 有魔力的字有哪些?探索汉字中的神秘力量 诎约 矢字旁的字 离割 执法无私 麦字旁的字取名推荐_麦字旁吉利汉字精选 滚瓜烂熟 病字头的字 疑的繁体字怎么写?这份疑字繁体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学习 蚰蜒 陈的繁体字怎么写?这份陈字繁体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学习 臼杵之交 惊魂不定 户字加偏旁的字大全_户字加偏旁的汉字汇总 黹字旁的字 工字旁的字 斡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