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9:38: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9:38:09
素得故园趣,远如南涧阿。
众芳时既集,啼鸟秋复多。
对竹不及晦,酌酒屡当歌。
去乡仅十载,怀之可奈何。
我曾在故乡享受过的乐趣,如今已经远离了南边的涧水。
百花齐放的季节已过,秋日的鸟鸣声也愈加频繁。
与竹子相对,未曾再见的愁苦无法消散,举杯畅饮之时,我反复歌唱。
离开故乡不过十年,怀念故乡的心情让我无可奈何。
此诗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诗人通过自然景象表达了对故乡的怀念,借助竹、酒、鸟等意象,传达出一种浓厚的思乡情怀。
作者介绍:汪广洋是明代的一位诗人,生于江南地区。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常常描绘山水及乡土情怀。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诗人离开故乡多年后,正值秋日,诗人感受到秋日的萧瑟与对故乡的思念,因而作此诗以抒发情感。
《秋日忆故园》通过简洁的语言传达了深厚的乡愁。诗人在描写秋日的自然景象时,透过“众芳时既集,啼鸟秋复多”表现了对故乡繁花似锦与鸟鸣悦耳的怀念,构建出一种恬静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随着季节的变化,诗人心中对故乡的思念愈发明显,尤其是“对竹不及晦,酌酒屡当歌”中,他在竹影下饮酒,愁苦愈加显现,无法忘怀故乡。最后一句“去乡仅十载,怀之可奈何”更是将整首诗的情感推向高潮,表现了离乡十年,内心的无奈与惆怅。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故乡深切的思念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令人感同身受。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众芳时既集”指的是什么?
a) 秋天的鸟鸣
b) 花开的季节
c) 竹子的生长
诗人离开故乡多少年?
a) 五年
b) 十年
c) 二十年
诗中的“酌酒屡当歌”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高兴
b) 忧伤
c) 中立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