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9:34: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9:34:17
原文展示:
次韵子直二首 旷朗秋天迥,岭云依树消。 飞飞归鸟急,去去广川遥。 鸿鹄本难畜,松筠常后凋。 谁为招隐赋,岁暮独难聊。
白话文翻译:
在空旷明朗的秋天,天空显得格外高远,山岭上的云彩依附在树木上渐渐消散。 归巢的鸟儿急忙飞翔,广阔的河流显得遥远。 鸿鹄这样的大鸟本来就难以驯养,松树和竹子总是最后凋零。 谁能写出招隐的诗赋,在岁末独自感到难以排遣的忧愁。
注释:
旷朗:空旷明朗。 迥:远,高远。 岭云:山岭上的云。 依树消:依附在树木上消散。 飞飞:形容鸟儿飞翔的样子。 归鸟急:归巢的鸟儿急忙飞翔。 广川:广阔的河流。 鸿鹄:大鸟,比喻高洁的人。 松筠:松树和竹子,比喻坚贞不屈。 后凋:最后凋零。 招隐赋:指招人隐居的诗赋。 岁暮:岁末,年末。 独难聊:独自感到难以排遣的忧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嵲(1096-1148),字巨山,号紫微,南宋诗人、文学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山水田园,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这首诗是他在秋天时所作,表达了对高远天空和自然景色的赞美,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孤独感的抒发。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张嵲在秋天时所作,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高远天空和自然景色的赞美,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孤独感的抒发。诗中“鸿鹄本难畜,松筠常后凋”一句,表达了对高洁品质的追求和对坚贞不屈精神的赞美。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秋天为背景,通过描绘空旷明朗的天空、消散的云彩、归巢的鸟儿和广阔的河流,营造出一种高远、宁静的氛围。诗中“鸿鹄本难畜,松筠常后凋”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将鸿鹄比作高洁的人,松筠比作坚贞不屈的精神,表达了对高洁品质和坚贞精神的赞美。最后一句“谁为招隐赋,岁暮独难聊”,则抒发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孤独感的抒发,使整首诗的情感更加深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旷朗秋天迥,岭云依树消。
飞飞归鸟急,去去广川遥。
鸿鹄本难畜,松筠常后凋。
谁为招隐赋,岁暮独难聊。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高远天空和自然景色的赞美,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孤独感的抒发。诗中“鸿鹄本难畜,松筠常后凋”一句,表达了对高洁品质的追求和对坚贞不屈精神的赞美。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鸿鹄本难畜,松筠常后凋”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诗中“谁为招隐赋,岁暮独难聊”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