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5:26: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5:26:45
酬张太祝晚秋卧病见寄
高才淹礼寺,短羽翔禁林。
西街居处远,北阙官曹深。
君病不来访,我忙难往寻。
差池终日别,寥落经年心。
露湿绿芜地,月寒红树阴。
况兹独愁夕,闻彼相思吟。
上叹言笑阻,下嗟时岁侵。
容衰晓窗镜,思苦秋弦琴。
一章锦绣段,八韵琼瑶音。
何以报珍重,惭无双南金。
我在礼寺中才智渊博,短翅的鸟儿在禁林中飞翔。
我住在西街,离这里很远,北阙的官员则深居简出。
你生病了没有来探望我,我又忙得没法去寻你。
分别已经很久,心中寥落,经年累月。
露水湿润了绿草的土地,明月照寒冷的红树阴影。
而今我独自愁苦于黄昏时分,听到你的相思之吟。
我为言语的阻隔而叹息,为流逝的岁月而感慨。
看着镜中的衰老,思念在秋天的琴音中愈发苦涩。
一章华丽的词句,八韵如瑶的音律。
我该如何来报答你的厚重情谊,惭愧的是我没有如双南金般珍贵。
作者介绍: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他的作品以平易近人、情感真挚而著称,常常关注社会民生和个人情感,代表作有《赋得古原草送别》、《长恨歌》等。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晚秋,白居易因病卧床,朋友张太祝寄来问候。诗中表达了因疾病而无法相见的遗憾与思念之情,反映了友谊的深厚与时间流逝的无情。
《酬张太祝晚秋卧病见寄》是白居易的一首感人至深的诗作,展现了他在病榻上的孤独与对友谊的珍视。诗的开头以“高才淹礼寺”引入,描绘了他在寺中静谧的环境,并通过“短羽翔禁林”传达了一种自由的向往。接着,诗人描述了自己与友人的距离,既有地理的遥远,也有心灵的隔阂。
在诗的中间部分,白居易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如“露湿绿芜地,月寒红树阴”)来映射自己的心境,展现出一种秋天的凄凉和寂寞感。特别是“况兹独愁夕,闻彼相思吟”一句,体现了他在孤独中听到友人的思念之声,情感愈加深沉。
最后几句“何以报珍重,惭无双南金”则表达了他对友谊的感激与惭愧,认为自己无法以同样珍贵的方式来回报对方的深情。这种情感的细腻和真实,使得这首诗在唐诗中熠熠生辉,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友谊的珍视与思念,表达了人生无常、时光流逝的感慨,展现了白居易对友情的执着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诗词测试:
白居易在诗中提到的“短羽翔禁林”是指什么?
A. 短翅的鸟儿在禁林中飞翔
B. 诗人感到身体虚弱
C. 朋友的到来
“君病不来访”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失望和孤独
B. 快乐和期待
C. 愤怒和怨恨
“何以报珍重”中“珍重”指的是什么?
A. 友谊
B. 财富
C. 地位
答案:1.A 2.A 3.A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