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5:21: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5:21:22
公无渡河,河浊不见日,
汝今欲往何时出。
公无渡河,河广浩无涯。
往而不返,化为泥与沙。
夸父渴走成邓林,
至今丘冢犹岑崟。
河中蛟龙见人喜,
纵有舟楫谁救尔。
噫嗟嗟,公无渡河,
渡河而亡,不如陆死噫。
嗟嗟公无渡河。
不要渡过这条河,河水浑浊看不见阳光,
你现在要去何时才能出来?
不要渡过这条河,河面宽广无边。
往而不返,最终化为泥沙。
夸父因渴而奔跑至邓林,
直到今天他的坟墓依旧高耸。
河中蛟龙见人便欢喜,
即便有船只又能救你什么呢?
唉,唉,不要渡过这条河,
渡河而亡,倒不如死在陆地上。
唉,唉,不要渡过这条河。
何景明,明代诗人,以其诗作表现出深刻的哲理和对生命的思考,风格直白而富有情感。
这首诗可能是在对某种冒险行为的警示,表达作者对生命的思考与珍惜,反映出当时社会对人生命运的无常与不可预测的感慨。
《公无渡河》是一首充满警示意味的古诗,诗人通过“渡河”这一行为,象征性地表达了对人生冒险的反思和对生命的珍视。全诗用简洁而有力的语言,描述了浑浊且广阔的河流,暗示了冒险带来的危险和不可预知的后果。诗中“夸父渴走成邓林”的典故更是增强了这种警示效果,夸父追逐太阳的执念,最终化为丘冢,表现了过度追求而不得的悲惨后果。
整首诗情感真挚,字里行间透露出对生命的敬畏与对选择的谨慎。尤其是反复的“公无渡河”,不仅增强了诗的节奏感,也加深了警示的语气,似是在劝诫读者三思而后行。全诗在形式上简洁而富有力量,主题思想深刻,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中反复提到“公无渡河”是为了强调什么?
夸父追日的故事在诗中起到什么作用?
诗人的情感基调是什么?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