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黄鹤洞中仙 自述

《黄鹤洞中仙 自述》

时间: 2025-05-05 09:34:17

诗句

故里在天涯,海上无名士。

因遇终南陆地仙,挈我来游此。

素爱断蓬飞,野鹤孤云志。

顶笠披蓑人不知,便是风狂子。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9:34:17

诗词名称: 黄鹤洞中仙 自述

作者: 丘处机 〔元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故里在天涯,海上无名士。
因遇终南陆地仙,挈我来游此。
素爱断蓬飞,野鹤孤云志。
顶笠披蓑人不知,便是风狂子。

白话文翻译:

我故乡在遥远的天涯,海上无名的士人。
因为遇见了终南山的陆地仙,带我来这里游玩。
我本来就喜欢飘逸的生活,像断了的蓬草一样飞舞,
像野鹤一样追求自由的云。
我戴着斗笠,披着蓑衣,没人知道我,
我就是那狂放不羁的风中人。


注释:

字词注释:

  • 故里:故乡,出生的地方。
  • 天涯:遥远的地方,常用来形容离家很远。
  • 无名士:没有名气的人,隐士。
  • 终南:指终南山,古代道教名山,常与隐士和仙人联系在一起。
  • :携带,带领。
  • 断蓬:比喻漂泊不定,像断了的蓬草一样。
  • 孤云:比喻孤独自由的人。
  • 顶笠披蓑:形容简单的打扮,表示隐居生活。
  • 风狂子:指自由洒脱的人,具有不羁的性格。

典故解析:

终南山在历史上被视为隐士的居所,许多文人墨客向往这里的清幽和宁静。该诗提到的“风狂子”形象,带有道教文化中追求自由与自然的精神。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丘处机(1148-1227),元代道士,著名的道教思想家和诗人。他是全真教的主要人物之一,倡导道教与儒家、佛教的融合,注重修身养性。丘处机的诗风清新脱俗,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丘处机游历黄鹤洞时,反映了他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名利的淡泊。通过对山水的描绘,表达了一种超脱的生活态度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歌鉴赏:

《黄鹤洞中仙 自述》是一首描绘隐逸生活的古诗,表现了诗人对自然和自由的向往。全诗以第一人称的方式展开,营造出一种亲切的氛围。首联“故里在天涯,海上无名士”便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孤独而遥远的境地,展现了诗人的身世与心境。接下来,通过“因遇终南陆地仙,挈我来游此”,诗人表达了与仙人邂逅后的机缘和启迪,暗示着他对于高人隐士的崇敬与向往。

后半部分则更为生动地描绘了诗人的理想志向与生活态度。“素爱断蓬飞,野鹤孤云志”中,诗人将自己比作自由飘荡的蓬草与孤独的野鹤,传递出一种对自由无拘无束的向往。最后一句“顶笠披蓑人不知,便是风狂子”,将诗人的隐逸形象与狂放不羁的性格结合在一起,展现了他对世俗生活的超脱与不屑。这首诗不仅有着鲜明的个性,同时也彰显了道教文化中追求自然与自我修炼的精神。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故里在天涯:诗人以“故里”引入,表明自己身处偏远的地方,内心的孤独感油然而生。
  2. 海上无名士:强调身边无知名之士,暗示自己对名利的淡泊。
  3. 因遇终南陆地仙:突显偶然的相遇,带出与仙人相识的奇遇。
  4. 挈我来游此:表达被引导至此的愉悦,象征了对新世界的探索。
  5. 素爱断蓬飞:自述对自由的向往,象征着诗人心灵的漂泊。
  6. 野鹤孤云志:再次强调孤独和自由的志向,呈现出一种高远的精神追求。
  7. 顶笠披蓑人不知:描绘了隐士生活的朴素形象,表现出与世隔绝的状态。
  8. 便是风狂子:自我认同,强调了不羁与随性的个性。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断蓬”、“野鹤”比喻隐逸生活的态度。
  • 对仗:如“顶笠披蓑”与“风狂子”形成鲜明对比。
  • 排比:通过对意象的并列,增强诗歌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追求自由与隐逸的生活,表达了对世俗名利的无所谓和对自然的热爱。通过个人的独特经历,展现了道教文化中追求自然与和谐的哲学理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故里:象征着归属感和思乡之情。
  • 终南:代表着道教文化,隐士的精神追求。
  • 野鹤:象征自由与孤独的志向。
  • 风狂子:代表一种不羁的生活态度及个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故里”指的是哪里?

    • A. 在远方
    • B. 在城市
    • C. 在海边
    • D. 在山上
  2. 诗人认为自己是哪个意象的代表?

    • A. 断蓬
    • B. 野鹤
    • C. 仙人
    • D. 风狂子
  3. 诗中提到的“终南”是指什么?

    • A. 一座山
    • B. 一条河
    • C. 一片森林
    • D. 一个湖

答案:

  1. A
  2. D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鹿柴》王维
  • 《山中问答》丘处机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鹿柴》相比,两首诗都表达了对自然的向往与隐逸的生活,但丘处机的诗更强调个人的独立与洒脱,而王维则侧重于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哲理的思考。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丘处机研究》
  • 《道教文化与古代诗歌的关系》
  • 《中国古代山水诗歌赏析》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次韵程弟 其六 寄别季桐庐 用赵尉韵寄题约山楼 郑佥判取苏黄门图史园囿文章鼓吹之语为韵见 月墅 送别史佥 观梅 清明日舟次吴门 其二 扣角 此君室 其八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一长两短 宝盖头的字 丹赤漆黑 防线 牙字旁的字 糹字旁的字 星落云散 鱼沉雁静 水杨 怡开头的成语 好自矜夸 方字旁的字 知院 霜女 齐货 先字旁的字 包含杜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