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次韵李参政和薛秘书诗见寄

《次韵李参政和薛秘书诗见寄》

时间: 2025-04-30 21:36:27

诗句

寒城眺晚牛羊下,翠荡涵秋鹳鹤飞。

风雨灯前话畴昔,应怀坡颍不成归。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1:36:27

原文展示:

寒城眺晚牛羊下,翠荡涵秋鹳鹤飞。
风雨灯前话畴昔,应怀坡颍不成归。

白话文翻译:

在寒冷的城中眺望,傍晚时分牛羊归家,青草荡漾,秋天的鹳和鹤在空中飞翔。
在风雨灯下,聊起往昔的事,心中应当怀念那坡颍的归宿,却是无缘再归。

注释:

  • 寒城:指寒冷的城市,可能暗指北方的某个地方。
  • 牛羊下:指牛羊归圈,描绘了傍晚的田园景象。
  • 翠荡:翠绿的草地在微风中荡漾,形象生动。
  • 涵秋:秋天的气息,强调季节的特点。
  • 鹳鹤:象征高洁与长寿的鸟,常与离别和思乡相关。
  • 风雨灯前:在风雨中,灯光下,营造出一种孤独与怀旧的氛围。
  • 坡颍:指的是一个地名,可能是诗人心中理想的归宿之地。

典故解析:

  • 坡颍:在古代诗词中常被用作隐喻,象征着理想的归宿或失落的故乡。诗人通过提及此地,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魏了翁(约1225年-1296年),字孟举,号东皋,宋代诗人、文人。他在诗歌上有着独特的风格,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怀。他的作品多反映出对人生的思考与对故乡的眷恋。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时,诗人可能正处于一种孤寂的境地,借助对自然景色的描绘抒发内心的情感,同时寄托对过往生活的追忆与对理想归宿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寒冷的城市景象与傍晚归家的牛羊,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敏感和对乡土的怀恋。前两句通过清晰的视觉意象,传达出一种宁静的氛围,牛羊的归家象征着生活的简单与自然的和谐,而鹳鹤飞翔则带有一种轻盈与自由,反映出诗人内心深处对理想生活的渴望。然而,后两句似乎转向了怀旧与忧愁,灯下的交谈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诗人对往昔的追忆中透出一丝无奈与失落。整首诗在结构上呈现出一种对比,前半部分的宁静与后半部分的思绪形成鲜明的对比,增强了情感的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寒城眺晚牛羊下:在寒冷的城市中眺望,傍晚时分牛羊归圈,给人一种温暖的乡村气息。
  2. 翠荡涵秋鹳鹤飞:青草在秋风中荡漾,鹳和鹤在空中飞舞,描绘出一幅生动的自然画面。
  3. 风雨灯前话畴昔:在风雨中,灯光下,和友人谈起往昔,暗示着一种孤独与怀旧。
  4. 应怀坡颍不成归:心中怀念理想的归宿,却无法回去,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无奈。

修辞手法:

  • 对仗:前两句中“寒城”与“牛羊”、“翠荡”与“鹳鹤”形成了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牛羊、鹳鹤等意象传达了自然的和谐美好,形成一种鲜明的对比。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与对往昔的回忆,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过往的深切怀念,情感基调中透着一丝忧伤与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寒城:象征孤独、冷清的环境。
  • 牛羊:代表生活的简单与质朴。
  • 鹳鹤:象征着理想与追求的高洁。
  • 风雨灯前:暗示孤独与对过往的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寒城”指的是什么样的地方?

    • A. 热闹的城市
    • B. 寒冷的地方
    • C. 美丽的乡村
    • D. 繁华的街道
  2. “应怀坡颍不成归”中的坡颍象征什么?

    • A. 失去的爱情
    • B. 理想的归宿
    • C. 自然的美景
    • D. 友人的思念

答案:

  1. B. 寒冷的地方
  2. B. 理想的归宿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魏了翁的这首诗更注重细腻的自然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抒发,而《将进酒》则更强调豪放与洒脱的生活态度。两者在风格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体现了不同时代诗人对生活的不同理解与表达。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魏了翁诗集》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汉宫春(次方时父元夕见寄) 贺新郎 贺新郎(送郑怡山归里) 永遇乐(七夕和刘随如) 桂枝香(四明中秋) 桂枝香(四明鄞江楼九日) 双瑞莲 水调歌(次方时父癸卯五月四日) 水龙吟(次李起翁中秋) 水龙吟(次周月船)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敬老怜贫 彐字旁的字 入字旁的字 以华制华 端本澄源 心字底的字 见诮大方 讙趣 舌敝唇枯 火床 谐音 庾肠 戒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鬲字旁的字 抖搂精神 业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