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柴门晚望寄王伟儒

《柴门晚望寄王伟儒》

时间: 2025-05-03 21:22:15

诗句

满树斜阳鸟雀喧,傲霜残菊在篱根。

只今秋水尚围屋,且喜渔舟直到门。

野渡过桥宽岸迹,邻翁扶杖验波痕。

回头红叶萧萧落,樽酒何妨共细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1:22:15

原文展示:

满树斜阳鸟雀喧,
傲霜残菊在篱根。
只今秋水尚围屋,
且喜渔舟直到门。
野渡过桥宽岸迹,
邻翁扶杖验波痕。
回头红叶萧萧落,
樽酒何妨共细论。

白话文翻译:

在满树的斜阳下,鸟儿欢叫不停;
在篱笆根下,傲然开放的残菊,迎着霜寒。
如今秋水依然环绕着我的房屋,
我高兴的是渔舟已经划到我的门前。
那野渡过桥,岸边的痕迹宽阔可见,
邻里的老翁扶着拐杖,来查看水面留下的波痕。
回头看去,红叶纷纷飘落,
举杯畅饮,何妨一起细细品论?

注释:

  • 斜阳:指夕阳,光线斜射。
  • 鸟雀:小鸟。
  • 傲霜:傲然抵御霜冻。
  • 残菊:指秋末仍然盛开的菊花。
  • 秋水:秋天的水,常用以指代河流或湖泊。
  • 渔舟:捕鱼的小船。
  • 野渡:指乡间的渡口。
  • 扶杖:老人用杖支撑身体。
  • 波痕:水面留下的痕迹。
  • 红叶:指秋天的枫叶。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残菊”与“红叶”常常出现在古代诗歌中,象征着秋天的凋零与生命的坚韧。菊花在中国文学中常被赋予高洁的象征意义,尤其在秋冬时节,表现出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焦廷琥(约1660-约1730),清代诗人,字子升,号渔隐,江苏人。他的诗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常常描绘自然景观和田园生活,反映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秋天,作者可能在一次秋日的傍晚,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借此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与共饮的愉悦。诗中描绘的乡村景象,反映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珍视。

诗歌鉴赏:

这首《柴门晚望寄王伟儒》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秋天的田园景色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诗的开头以“满树斜阳鸟雀喧”描绘出一幅生动的画面,斜阳透过树叶洒下温暖的光芒,鸟儿在此时的欢叫,增添了秋日的生机。接着,诗人转向篱根的“傲霜残菊”,展现出一种生命的顽强与坚韧,这种意象不仅增添了秋天的色彩,也象征着人生的坚韧不拔。

第三、四句“只今秋水尚围屋,且喜渔舟直到门”则展现了一种宁静与满足,秋水环绕着房屋,渔舟的归来带来了一种生活的安宁与喜悦。接下来,诗人通过“野渡过桥宽岸迹”的描写,表达了人与自然的亲近,邻翁扶杖来验水痕,这种细致的观察让诗的意境更为深远。最后两句“回头红叶萧萧落,樽酒何妨共细论”,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感慨与对友人的思念结合在一起,邀请友人共饮,细说人生,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和对生活的感悟。

整首诗流畅自然,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谊的珍视,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满树斜阳鸟雀喧:描绘了夕阳西下时,阳光斜照在树上,鸟儿在欢快地鸣叫,营造出一种生动的秋日气氛。
  2. 傲霜残菊在篱根:写残菊迎霜而立,象征着坚韧的生命力。
  3. 只今秋水尚围屋:暗示秋季水位不低,周围的自然环境依然美好。
  4. 且喜渔舟直到门:渔舟归来,表示生活的安宁与满足。
  5. 野渡过桥宽岸迹:描绘了一幅悠闲的乡村生活画面,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6. 邻翁扶杖验波痕:邻居老翁用拐杖查看水面波纹,表现出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
  7. 回头红叶萧萧落:红叶纷纷飘落,传达出秋天的萧瑟与无奈。
  8. 樽酒何妨共细论:最后邀请友人共饮,畅谈人生,表现出诗人对友谊的珍视。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秋水比作人们的生活环境,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 拟人:鸟雀的喧闹具有生动的情感,使自然景物更具活力。
  • 对仗:全诗在结构上有对仗的韵律感,增强了诗歌的美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作者对秋天自然景色的赞美、对生活的满足以及对友谊的珍视。通过细腻的描绘,传达出一种悠闲、自得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斜阳:象征温暖和宁静。
  • 鸟雀:代表生命的活力与自然的和谐。
  • 残菊:象征坚韧与不屈的精神。
  • 秋水:象征着宁静与思考。
  • 红叶: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秋天的凋零。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下列哪一句描绘了秋天的自然景象? A. 满树斜阳鸟雀喧
    B. 笑问客从何处来
    C. 试问岭南应不好
    D. 红豆生南国

  2. “傲霜残菊”中的“傲霜”是指什么? A. 傲慢
    B. 坚强抵御
    C. 傲视
    D. 傲然

  3. 诗中提到的“渔舟”象征着什么? A. 生活的安宁
    B. 远方的旅行
    C. 农业的丰收
    D. 友谊的深厚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秋夕》 - 杜甫
  • 《山中问答》 - 王维
  • 《枫桥夜泊》 - 张继

诗词对比:

  • 杜甫的《秋夕》:同样表现秋天的景象,但更侧重于孤寂与思乡。
  • 王维的《山中问答》: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与焦廷琥的作品有相似之处。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年谱》
  • 《诗词鉴赏经典》
  • 《中国古典诗词解析》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走笔和袁起岩元夕前一夜雪作 归舟大雪中入运河,过万家湖 过宝应县新开湖十首 送别吕令圣与 云际寺前山顶却望幡竿、鹧鸪诸山二首 晓过新安江,望紫阳山怀朱元晦 七月二十三日南极老人星歌上叔父十三,致政 贺澹庵先生胡侍即新居落成二首 与山庄子仁侄东园看梅四首 月台夜坐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喉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槛的词语有哪些 恩官 绨袍之赠 見字旁的字 业字旁的字 包含浮的词语有哪些 单耳刀的字 放足 股肱心膂 戈字旁的字 散差 爿字旁的字 蕉园 掷果盈车 帝子 稳吃三注 操之过急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