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6:02: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6:02:48
迟迟松柏林,郁郁山水窟。
依依久住人,宛宛旧游客。
人客不改心,山木不改色。
彼哉同州庸,华蘼何所择。
这片松柏林生机勃勃,山水之间的洞窟幽深宁静。
在这里久居的人与往日的游客,都依依不舍。
来访的客人不曾改变心意,山中的树木也始终如一。
那边的同州平庸,华美的花朵又该选择何处呢?
作者介绍:张宁,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多以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怀为主题,风格清新自然,融情于景。
创作背景:创作于自然优美的环境中,表达了对山水的热爱和对旧游人的怀念,反映了诗人对恒久之美的向往和对人情的关注。
《长春境》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展现了诗人对环境的深厚情感和对人情的细腻观察。开篇的“迟迟松柏林,郁郁山水窟”给人以清新的自然印象,松柏的常青象征着生命的持久与坚韧,而“山水窟”的幽静则引发人们对自然静谧的向往。在“依依久住人,宛宛旧游客”中,诗人通过“依依”与“宛宛”这两个词,生动描绘出人们对自然的眷恋和情感的延续,仿佛时间在这里停滞,人与自然的关系变得愈加亲密。
接下来的“人客不改心,山木不改色”更是将主题深化,表达了诗人对无常与恒久的思考。尽管外部环境在变化,但人的心意和自然的本性却保持不变,这里传递出一种对恒久之美的追求与欣赏。最后一句“彼哉同州庸,华蘼何所择”则以一种哲学的思考,提出了人们在平淡与华丽之间的选择,反映出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抉择。
整首诗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更是对人生哲理的思索,彰显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敏锐的情感触觉。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人情的留恋,以及对恒久之美的思考。诗人在描绘自然之美的同时,反映了对人生哲理的感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迟迟松柏林”描绘的是哪种自然景观?
在诗中,“人客不改心”说明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