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19:30: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9:30:33
田家苦
作者:方岳 〔宋代〕
六月之雨田成溪,
七月之旱烟尘飞。
眼中收拾不十年,
未议索饭儿啼饥。
夜点松明事冶谷,
规避债家相迫促。
平明排闼自分沾,
渠更舞权还不足。
这首诗描绘了农民在自然灾害面前的苦难。六月的雨水将田地变成了小溪,七月的干旱又使得烟尘四起。十年来的辛劳似乎都没有收获,甚至没有足够的粮食喂饱孩子,令人心痛。夜晚点起松明,忙于在谷仓里工作,却还要躲避债主的逼迫。早晨打开窗户,感受到的只是微薄的收成,面对的仍是沉重的生活压力。
方岳,字季明,号高岑,宋代诗人。他的诗风以自然景物为主,常透出对劳动人民艰辛生活的关注,作品中常体现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
《田家苦》创作于南宋时期,背景是农民在战乱及自然灾害中的艰难生活。诗人通过描写田间的雨水与干旱,表达了对农民困境的同情与关切。
《田家苦》是一首深刻反映农民生活艰辛的诗作。诗中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描绘,彰显了农民在天灾人祸面前的无奈与苦痛。开篇提到的“六月之雨田成溪”,展现出农田被雨水淹没的情景,接着“七月之旱烟尘飞”,则是对干旱的描写,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自然对农民生活的影响。
诗中“眼中收拾不十年,未议索饭儿啼饥”直白地揭示了农民辛勤劳作却仍旧面临饥饿的悲惨现实。这种无奈与悲苦让人感受到作者对农民深切的人文关怀。
接下来的几句描写了农民在夜晚照明工作、面对债务逼迫的艰辛,表现出一种无力的挣扎。最后的“平明排闼自分沾,渠更舞权还不足”则反映了农民生活的微薄与无奈,尽管辛勤劳作,依然难以自给自足,传达出一种深深的无力感。
整首诗从自然景象的变化,过渡到农民的生活困境,体现了作者对社会底层人民的理解与同情。诗歌语言简练而富有表现力,情感真挚,给人以强烈的共鸣。
《田家苦》通过对农民艰辛生活的描绘,反映了自然灾害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以及社会底层人民的无奈与苦痛。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关怀,传达出一种对社会不公的反思。
诗中提到的六月的天气是什么样的?
“未议索饭儿啼饥”中的“索饭”是什么意思?
诗人通过哪些自然现象来反映农民的生活困境?
与方岳的《田家苦》相比,李绅的《悯农》同样关注农民的生活,但更侧重于对农民辛勤耕作的赞美与期望。方岳则更加强调生活的艰辛与无奈,情感更加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