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1:51: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1:51:50
《答孙推官》
作者:蔡襄〔宋代〕
不是穷轮始问途,
肯将全璧混泥污。
尚平婚嫁何时毕,
陶令田园先自芜。
羁旅且甘家四壁,
牢愁须借酒千垆。
唯应抒素推文富,
落笔词章气象麄。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理想的追求。诗人并不在意那些一开始就问道路的穷人,也不愿意把珍贵的美玉与泥土混淆在一起。至于何时能结束平淡的婚嫁生活,陶渊明的田园早就被荒芜了。身处羁旅之中,我甘愿在家中四壁之间度日,愁苦的心情需要借酒来麻痹。唯有在书写时,才能发出文采的光辉,字里行间流露出气质的粗犷。
蔡襄(1045-1121),字君谟,号涧溪,宋代著名的诗人、书法家和政治家。他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尤以诗词和散文见长。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以平淡自然的语言表达深邃的思想。
《答孙推官》写于蔡襄任职期间,诗中流露出对仕途的思考和对个人理想的追求。诗人身处官场,却对名利之事持有淡泊的态度,表达了对个人自由和田园生活的向往。
《答孙推官》是一首反映宋代知识分子内心矛盾和追求的诗作。诗人蔡襄通过对生活的描绘,将个人的愁苦与理想表现得淋漓尽致。诗的开头以“不是穷轮始问途”引出主题,暗示他对世俗追求的不屑。接着以“肯将全璧混泥污”表明自己不愿意将珍贵的理想与世俗的污浊混为一谈,显示出他内心的坚定。
在对婚嫁的思考中,蔡襄提到“陶令田园先自芜”,暗示着对陶渊明那种田园生活的向往,然而现实却是荒芜的,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无奈和对理想的渴望。接下来的“羁旅且甘家四壁”则体现了他对羁旅生活的接受,虽有牢愁,但酒却成为了他解忧的良方。
最后两句“唯应抒素推文富,落笔词章气象麄”则是对自身文才的自信与表达,对文学的热爱成为了他生活的寄托。在整体上,这首诗展现了蔡襄对个人理想和现实生活之间的思考,情感真挚而深刻。
诗歌主要表达了蔡襄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现实的无奈,既有对世俗的排斥,也有对自我价值的坚守。
“全璧”在诗中代表什么?
A. 田园生活
B. 珍贵的理想
C. 世俗的污浊
蔡襄对婚嫁生活的态度是?
A. 满意
B. 疑问与向往
C. 无所谓
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什么?
A. 诗人对酒的热爱
B. 诗人对写作的自信
C. 诗人对世俗的放弃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