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18:00: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8:00:16
海棠春
作者:屈大均 〔明代〕
清箫未弄肠先绝。正槛外朦胧帘月。
露冷雁声沉,水湿萤光灭。
柳枝难作同心结。但有絮纷纷似雪。
莫傍画裙飞,片片成蝴蝶。
这首诗描绘了春夜的情景,清脆的箫声未曾响起,心中的愁绪便已难以自已。窗外的月光透过轻纱般的帘子,显得朦胧而迷离。露水寒冷,孤雁的叫声沉闷,水边的萤火虫光芒也暗淡无光。柳枝难以编织成心心相印的结,飘扬的柳絮纷飞如雪。不要靠近那幅画般的裙子,片片柳絮就像蝴蝶一样飞舞。
作者介绍:屈大均(1560年-1647年),明代诗人,字仲翔,号松隐。其诗风清新婉约,常以自然景物为题材,抒发个人情感。屈大均的诗作常常带有细腻的观察和深邃的情感。
创作背景:这首《海棠春》创作于春季,正值花开时节,诗人以海棠花作为春天的象征,表达对春天的感怀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同时也夹杂着淡淡的忧愁。
《海棠春》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示了春夜的幽静和内心的愁苦。开篇以“清箫未弄肠先绝”引入,直接表达了音乐和情感的联系,暗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失落感。在夜色中,月光透过帘子,营造出一种朦胧的美感,同时也让人感受到一种孤独。随后的“露冷雁声沉”更是深化了这种孤独感,寒冷的露水和沉闷的雁声交织在一起,仿佛在倾诉离愁别绪。
“柳枝难作同心结”一句,诗人用柳枝象征情感的脆弱与难以相守,进一步加强了内心的无奈和对情感的追求。而“但有絮纷纷似雪”,柳絮飘飞如雪,既展现了春天的轻盈,也隐喻了诗人心中那份无法捉摸的情感。最后两句“莫傍画裙飞,片片成蝴蝶”,则是一种对美好瞬间的留恋与珍惜,象征着对梦幻和理想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出人对爱情、理想和人生的思考,蕴含着丰富的情感与哲理,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清箫未弄肠先绝:清脆的箫声尚未响起,心中已感到痛苦。这里用“肠先绝”形象地表现了诗人愁苦的心情。
正槛外朦胧帘月:窗外的月光透过帘子,显得朦胧,暗示着一种不清晰的情感。
露冷雁声沉:寒露和沉闷的雁鸣,增加了诗的孤独感。
水湿萤光灭:水边的萤火虫光芒黯淡,暗示着夜晚的凄凉。
柳枝难作同心结:柳枝无法编织成心心相印的结,表达了对情感的渴望与无奈。
但有絮纷纷似雪:柳絮如雪般飞舞,象征着轻盈与梦幻。
莫傍画裙飞:不要靠近那幅美丽的画裙,暗示着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距离感。
片片成蝴蝶:柳絮飘飞像蝴蝶一样,象征着对美好瞬间的留恋。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比喻(如“絮纷纷似雪”)、拟人(如“肠先绝”)、对仗(如“露冷雁声沉”和“水湿萤光灭”)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的表现力和艺术性。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春夜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与无奈,同时也反映了人生的哲理与思考,情感基调深沉而细腻。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柳枝难作同心结"中的“同心结”象征着什么?
诗中提到的“絮纷纷似雪”形容的是哪种自然现象?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