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0:42: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0:42:04
恨入春愁容易醉。醉染桃红,愁展眉峰翠。昨梦春深花似海,重来点点沾衣袂。门巷依稀犹省记。冉冉斜阳,画出相思地。拾得残红空掩泪,人间哪有西流水。
这首诗表达了春天的愁苦容易让人沉醉其中,愁绪如同醉酒般染上了桃花的红色,眉头却因愁苦而皱起。昨夜的梦境中,春天里花海如潮,今天却仅能看到点点花瓣沾湿了衣袂。那条熟悉的巷子依旧模糊可辨,夕阳慢慢斜照,勾勒出思念的痕迹。捡起那残留的花瓣,只能徒然掩泪,世间又有哪条流水能西去呢?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西流水”可理解为离别后的思念与无奈,常常用来象征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作者介绍: 李祁,近代诗人,字尚文,号香山,生于清末,生活在动荡的时代,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与时代的苦闷,风格多样,兼具古典与现代的韵味。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春天,正值桃花盛开之际,诗人通过描绘春景,表达内心的愁苦与思念,反映了个人情感与社会环境的交织。
《蝶恋花 桃花》是一首充满春意与愁绪的词作,诗人在春天来临之际,感受到了深切的愁苦。开头“恨入春愁容易醉”,将春天的愁苦与醉酒状态联系在一起,表现出春天的美丽与内心的矛盾。诗中不断提及桃花,象征着美丽与短暂,正如人们在春天的欢愉中,却也难免感受到时光流逝的无奈。
“昨梦春深花似海”,通过梦境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美好景象的向往与追忆。梦中的花海绚烂多彩,而现实中只能看到沾湿衣裳的花瓣,这种对比更突出了诗人内心的失落与惆怅。
“冉冉斜阳,画出相思地”,夕阳的余晖映照着思念之情,诗人通过自然景观的变化,表现出情感的细腻与深刻。最后一句“人间哪有西流水”,则是对无常人生的感慨,流逝的时间与思念的无奈交织,令人感伤。
整首词在意象上运用了丰富的春天元素,如桃花、夕阳等,结合诗人的情感,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展现了对美好、失去、思念的深刻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春天的美景与内心的愁苦形成鲜明对比,表现了对短暂美好的追忆与对流逝时间的感慨,表达了深切的思念与人生无常的哲思。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李祁
C. 杜甫
D. 白居易
“昨梦春深花似海”中的“花似海”主要表达了什么?
A. 花很多
B. 花的颜色
C. 梦境的美好
D. 春天的气候
“人间哪有西流水”中的“西流水”象征什么?
A. 财富
B. 时间的流逝与离别
C. 大海
D. 旅行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与无奈,其细腻的情感与李祁的《蝶恋花 桃花》相得益彰,共同展现了女性内心深处的柔情与愁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