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5:08: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5:08:34
人间何处有丹丘,
花落鸟啼景自幽。
鲛室玲珑浮翠岛,
冰壶潋滟贮瀛洲。
孤峰半落青天外,
二水中分大地流。
搔首问天差足慰,
扁舟拟作武陵游。
在人间哪里还有丹丘(丹青之地),
花落鸟啼,景色自显幽美。
鲛人居所玲珑如珠的浮翠岛,
冰壶般清澈的水面,贮藏着瀛洲的美景。
孤峰半隐于青天之外,
两条河流分别注入大地。
我仰首问天,这差距是否能让我感到慰藉,
我想乘扁舟去游玩武陵的桃花源。
作者介绍:邢之显,明代诗人,生于明朝中期,字仲明,号文邑。其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表现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脱俗,受到当时文人推崇。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人追求隐逸理想的时期。诗人通过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了对理想境地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思考。
《文邑八景 其二 浮丘分潮》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的诗。诗中,邢之显通过精致的意象描绘了一个理想中的桃花源,表达了他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开头两句“人间何处有丹丘,花落鸟啼景自幽”,设定了一个对美好理想的追求。诗人以“丹丘”作为理想之地,强调人间的稀缺与珍贵。接着“鲛室玲珑浮翠岛,冰壶潋滟贮瀛洲”,通过细腻的描写,将读者引入一个如梦似幻的仙境,展现了自然的清丽与和谐美。
后半部分的“孤峰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大地流”,营造出一种广阔而孤独的意境,河流的分流象征着人生的选择与分岔,带来一种思索的情绪。最后两句“搔首问天差足慰,扁舟拟作武陵游”则流露出诗人对世外桃源的向往与现实生活的无奈,愈发突显了内心的挣扎与渴望。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既表达了对理想境地的向往,也反映出对现实的思考与对美好生活的渴望。邢之显通过优美的语言与形象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在动荡时代中对宁静生活的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思考与无奈,展现了明代文人对隐逸生活的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丹丘”指的是什么?
A. 理想的地方
B. 一种花卉
C. 山脉
D. 水域
“鲛室玲珑”中“玲珑”意指:
A. 清晰
B. 精致
C. 复杂
D. 广阔
诗中提到的“武陵”是指:
A. 一种水鸟
B. 传说中的桃花源
C. 历史人物
D. 一种植物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以上内容为《文邑八景 其二 浮丘分潮》的详细解析与理解。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欣赏这首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