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文邑八景 其二 浮丘分潮

《文邑八景 其二 浮丘分潮》

时间: 2025-04-30 05:08:34

诗句

人间何处有丹丘,花落鸟啼景自幽。

鲛室玲珑浮翠岛,冰壶潋滟贮瀛洲。

孤峰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大地流。

搔首问天差足慰,扁舟拟作武陵游。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5:08:34

原文展示:

人间何处有丹丘,
花落鸟啼景自幽。
鲛室玲珑浮翠岛,
冰壶潋滟贮瀛洲。
孤峰半落青天外,
二水中分大地流。
搔首问天差足慰,
扁舟拟作武陵游。

白话文翻译:

在人间哪里还有丹丘(丹青之地),
花落鸟啼,景色自显幽美。
鲛人居所玲珑如珠的浮翠岛,
冰壶般清澈的水面,贮藏着瀛洲的美景。
孤峰半隐于青天之外,
两条河流分别注入大地。
我仰首问天,这差距是否能让我感到慰藉,
我想乘扁舟去游玩武陵的桃花源。

注释:

  • 丹丘:指理想中的美好地方,常用于形容隐逸之地。
  • :静谧、隐秘的意思。
  • 鲛室:传说中鲛人居住的地方。
  • 玲珑:形容精致、巧妙。
  • 潋滟:形容水波荡漾的样子。
  • 瀛洲:传说中的仙境,常用来比喻人间的理想境地。
  • 搔首:抚摸头部,形容思索或困惑的姿态。
  • 武陵游:指的是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描述的世外桃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邢之显,明代诗人,生于明朝中期,字仲明,号文邑。其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表现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脱俗,受到当时文人推崇。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人追求隐逸理想的时期。诗人通过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了对理想境地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思考。

诗歌鉴赏:

《文邑八景 其二 浮丘分潮》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的诗。诗中,邢之显通过精致的意象描绘了一个理想中的桃花源,表达了他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开头两句“人间何处有丹丘,花落鸟啼景自幽”,设定了一个对美好理想的追求。诗人以“丹丘”作为理想之地,强调人间的稀缺与珍贵。接着“鲛室玲珑浮翠岛,冰壶潋滟贮瀛洲”,通过细腻的描写,将读者引入一个如梦似幻的仙境,展现了自然的清丽与和谐美。

后半部分的“孤峰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大地流”,营造出一种广阔而孤独的意境,河流的分流象征着人生的选择与分岔,带来一种思索的情绪。最后两句“搔首问天差足慰,扁舟拟作武陵游”则流露出诗人对世外桃源的向往与现实生活的无奈,愈发突显了内心的挣扎与渴望。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既表达了对理想境地的向往,也反映出对现实的思考与对美好生活的渴望。邢之显通过优美的语言与形象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在动荡时代中对宁静生活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人间何处有丹丘:反问句,设问人间哪里有理想的地方,表达诗人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 花落鸟啼景自幽:花瓣飘落,鸟儿啼鸣,暗示自然环境的宁静与幽美。
  • 鲛室玲珑浮翠岛:鲛人居住的地方,形容岛屿美丽精致,传达出一种理想化的自然景观。
  • 冰壶潋滟贮瀛洲:冰壶般的清澈水面,象征着美好的理想与梦幻世界。
  • 孤峰半落青天外:孤独的山峰,隐喻着诗人的孤独感与理想的遥不可及。
  • 二水中分大地流:两条河流的分流,象征着人生的选择与取舍。
  • 搔首问天差足慰:诗人对生活的思索与困惑,仰天问询以寻求慰藉。
  • 扁舟拟作武陵游:表达对世外桃源的憧憬,渴望逃离现实,寻找理想生活。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鲛室玲珑”比喻美丽的地方。
  • 拟人:如“花落鸟啼”赋予自然以生命。
  • 对仗:如“孤峰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大地流”,增加诗的节奏感与美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思考与无奈,展现了明代文人对隐逸生活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丹丘:象征理想美好的生活环境。
  • 鲛室:代表神秘的美丽之地。
  • 冰壶:象征清澈、纯净的内心世界。
  • 孤峰:暗示孤独与追求的艰难。
  • 二水:象征人生的选择与分歧。
  • 武陵:象征世外桃源与理想的人生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丹丘”指的是什么? A. 理想的地方
    B. 一种花卉
    C. 山脉
    D. 水域

  2. “鲛室玲珑”中“玲珑”意指: A. 清晰
    B. 精致
    C. 复杂
    D. 广阔

  3. 诗中提到的“武陵”是指: A. 一种水鸟
    B. 传说中的桃花源
    C. 历史人物
    D. 一种植物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桃花源记》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 陶渊明《桃花源记》:同样描绘理想的世外桃源,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
  • 王维《山居秋暝》:通过自然景色表达隐逸生活的宁静与美好,风格上与邢之显有相似之处。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李白诗选》
  • 《陶渊明全集》
  • 《明代诗人研究》

以上内容为《文邑八景 其二 浮丘分潮》的详细解析与理解。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欣赏这首古诗。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浣溪沙 其二 新月 浣溪沙 杜鹃 浣溪沙 浣溪沙 浣溪沙 欢迎苏联伏罗希洛夫主席 浣溪沙 浣溪沙 浣溪沙 浣溪沙 题叶小庚《本事词》后 浣溪沙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车字旁的字 寒蝉 地老天昏 锦篇绣帙 丿字旁的字 飞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有孔虫 包含震的成语 凵字底的字 辚轹 扼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折文旁的字 轰天震地 我生不辰 雄才远略 米字旁的字 床下安床 秘宇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