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1:25: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1:25:14
舟夜
寂寞荒郊夜,孤篷几度过。
江空惊月早,山远觉云多。
暮色荒如许,秋光淡若何。
忘机随处得,前浦发渔歌。
在这寂静的荒郊夜晚,孤舟在水面上漂过了几次,
江面空旷,月亮早早地惊醒了我,
遥远的山峦让人觉得云彩多得令人心惆怅。
暮色如此荒凉,秋天的光景又显得多么淡薄。
心中无所挂碍,随处都能得到安宁,
在前面的岸边,渔歌渐渐传来。
该诗没有明确的典故,但在描写中涉及了“渔歌”的意象,渔歌在古代诗词中常常象征着宁静和自然的和谐。诗人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个人的孤独与内心的宁静。
作者介绍:秦缃武,清代诗人,生平信息不多,主要以诗歌见长,风格清新自然,常常描写山水之美和个人感受。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时期,诗人为寻求内心的宁静,往往以自然景物为寄托,表现对生活的思考和感悟。
《舟夜》是一首极具意境的诗作,诗人通过对夜晚景色的描写,展现了内心的孤独与宁静。开头两句便描绘了一个寂寞的夜晚,荒郊的环境让人感到孤独,孤舟在水面上漂动,增强了这一情绪的表达。接着,诗人用“江空惊月早”来传达自然的变化,月亮的明亮似乎在映射诗人内心的孤独感。
“山远觉云多”一句,将远处的山与云结合,展现了空间的辽阔与内心的渺小,仿佛在提醒我们,人生的孤独是普遍存在的。而“暮色荒如许,秋光淡若何”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孤独感,暮色的荒凉与秋光的淡薄,让人感到时光的无情和生命的短暂。
最后两句“忘机随处得,前浦发渔歌”则转而表达了诗人的一种释然和对自然的归属感,尽管内心孤独,但在这片自然之中,他找到了内心的平静。渔歌的出现,象征着一种生活的乐趣与和谐,使得整首诗在孤独中透出一丝温暖。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孤独的感受与对内心宁静的追求,虽然处于荒郊夜色中,但依然能够在自然中找到一丝安慰。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在诗中交织出一种复杂的情感,既有对孤独的感慨,也有对自然的向往。
诗词测试:
诗中“寂寞”一词的意思是?
诗人通过哪个意象表达对自然的向往?
“忘机随处得”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