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6:03: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6:03:46
《虞美人(西池见梅作)》
周紫芝 〔宋代〕
短墙梅粉香初透。削约寒枝瘦。
恼人知为阿谁开。还伴冷烟疏雨做愁媒。
飘零苦恨春情薄。不管花开落。
小池疏影弄寒沙。何似玉台鸾镜对横斜。
在短墙旁,梅花的香气刚刚透出,寒冷的枝条显得格外瘦弱。
让人烦恼的,究竟是为谁而开呢?还伴随着冷烟和稀疏的细雨,成为愁苦的媒介。
飘零的花瓣让人苦恼,恨春天情意薄弱。不管花儿开还是落。
小池塘的疏影在寒沙上摇曳,何如在玉台上对着横斜的镜子。
“玉台”与“鸾镜”均是古代文人所用的诗意象征,代表了理想的生活和美好的爱情。而“疏影”则源于苏轼的“疏影横斜水清浅”,表达人们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感悟。
作者介绍:周紫芝,字子云,号紫芝,南宋时期的词人,他的作品多取材于自然,情感细腻且富有哲理,常常表现对人生和爱情的感悟。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梅花盛开的春季,诗人在西池边见梅花,激发了对春天的感慨以及对情感的思考,反映了他对生命无常的哲学思考。
这首《虞美人》通过描写梅花的初绽以及伴随而来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愁苦与思索。诗的开头以“短墙梅粉香初透”引入,清新而又带有淡淡的愁绪。短墙下的梅花,象征着生命的脆弱与美丽,尤其是在寒冷的春天中,显得更为珍贵。然而,接下来的“恼人知为阿谁开”,则揭示了诗人心中对爱情的迷茫与不安。花开花落,似乎在无情地提醒着诗人春天的短暂与无常。
整首诗在描写自然景物的同时,融入了深邃的人生哲理,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情感变迁的感慨。诗中的“冷烟疏雨”和“飘零苦恨”,既是自然现象的描绘,也是内心情感的折射。最后一联“何似玉台鸾镜对横斜”,则体现了诗人在对比中寻求美好与理想的渴望,反映了他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即使在生命的无常中,仍希望能够与之相对。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生命短暂和爱情无常的感慨,诗人在梅花的盛开与凋零中,反映出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追求。
诗词测试:
诗中“短墙梅粉香初透”所描绘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
A. 夏季
B. 秋季
C. 春季
D. 冬季
“飘零苦恨春情薄”中的“苦恨”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喜悦
B. 愤怒
C. 悲伤
D. 疑惑
诗中提到的“玉台”和“鸾镜”象征着什么?
A. 高尚的理想
B. 现实的无奈
C. 过去的回忆
D. 未来的希望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