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3:06: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3:06:57
侍中尺箠挞羌酋,更得河南共运筹。到得降书来北阙,河南骑马去均州。
这首诗的意思是:侍中用手中的尺箠惩罚了羌族的首领,随后又得到了河南的支持,共同策划对敌的计划。等到降书送到北方的皇宫后,骑兵便从河南出发前往均州。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生于江西省。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写山水和日常生活,常以平易近人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情感。
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与北方少数民族羌族的冲突加剧之际。诗人通过这首诗反映出当时的军事形势,以及对国家安定的渴望和对将领的赞扬。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清晰的逻辑,描绘了军事行动的决策过程,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大事的关注。开头以“侍中尺箠挞羌酋”揭示了对敌的严厉态度,表现出国家对外敌的强硬立场。接着提到“更得河南共运筹”,则显示了团结一致、共同抗敌的精神,突显了河南地区在军事上的重要性。
后半部分“到得降书来北阙”,描绘了敌人投降的场景,暗示着战争的胜利,带来和平的希望。而“河南骑马去均州”则象征着胜利后的行动,表明了国家的稳固和军事力量的强大。整首诗在情感上由紧张转向平和,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未来的美好期待。
整首诗体现了团结一致、共同抗敌的重要性,同时也表达了对和平和胜利的渴望,展现了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愿景。
选择题:诗中“侍中尺箠挞羌酋”中“侍中”指的是哪个职务?
填空题:诗中提到“河南骑马去均州”,河南象征着__。
判断题:这首诗表达了对战争胜利的期待。 (对/错)
与杜甫的《兵车行》对比,杨万里的诗更侧重于军事决策与胜利的描绘,而杜甫则更多地关注战争带来的苦难与人民的苦楚。两者在主题上表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前者强调团结与胜利,后者则强调战争的悲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