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7:41: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7:41:02
行香子
作者:杨慎 〔明代〕
秋色萧萧。秋气寥寥。渐江头露草萋萋,霜枫槭槭,风柳条条。
望水茫茫,舟泛泛,橹摇摇。虫语要要,蝶梦飘飘。
问家山蚕崖渺渺,鱼波寂寂,雁阵嘹嘹。
但月溶溶,烟漠漠,路迢迢。
这首词描绘了秋天的萧瑟景象,秋风渐起,江边的露草开始枯萎,霜打过的枫树显得愈加红艳,柳条在风中轻轻摇曳。远处的水面一片茫然,小舟轻轻漂浮,橹声轻响,虫鸣声隐约可闻,蝴蝶在梦中飘舞。遥望家乡的山峦,蚕茧藏于深渊,鱼儿在水波中静静游动,雁阵高飞,叫声回荡。但仅有那皎洁的月光照耀,烟雾缭绕,通往远方的道路漫长而无尽。
作者介绍:杨慎(1488-1559),字用修,号瑶池,晚号冷庵,明代文学家、政治家。他是明代著名的词人之一,擅长用词清丽、意境深远,作品常常表达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的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行香子》创作于明代,正值秋天,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反映了自己内心的孤独与思乡之情,深刻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
《行香子》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了秋天的萧条和诗人内心的孤独感。词的开头以“秋色萧萧”和“秋气寥寥”引入,营造出一种空旷而冷清的氛围。接着,诗人以“渐江头露草萋萋,霜枫槭槭,风柳条条”描绘了江边的景色,充分展现秋天的特征,同时用“霜”和“露”这些自然现象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在描写舟行水面时,诗人运用了“舟泛泛,橹摇摇”的表达,生动地描绘出舟在水中轻轻荡漾的情景,传达出一种悠然自得却又隐含孤独的情感。接下来的“虫语要要,蝶梦飘飘”,则通过虫鸣与蝴蝶的梦幻形象,传达出一种轻灵而又略显忧伤的意境。
全诗的最后部分,诗人以“但月溶溶,烟漠漠,路迢迢”收尾,描绘出一幅朦胧而又遥远的画面,进一步强调了思乡之情与人生的漫长与无奈。整首词情感细腻,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秋天的沉思与对生活的感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思考,流露出孤独、思乡和对生命流逝的感慨,充满了哲理与情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秋色萧萧”表达了什么情感?
“虫语要要,蝶梦飘飘”中的“虫语”指的是什么?
诗的最后一句“路迢迢”有什么含义?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