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9:57: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9:57:12
春日迟迟。怅怅何之。鬓星星八字微髭。近来生活,力尽声嘶。问几人怜,几人恨,几人知。少岁吟诗,中岁填词。把牢骚徒做谈资。镇常自语,待得何时。可唤愁来,鞭愁死,葬愁尸。
春天的日子缓缓而来,我心中感到怅惘,不知去向何方。鬓边已生星星点点的白发,微微的胡须也在增多。最近的生活让我精疲力竭,声音嘶哑。问问有多少人怜我,恨我,了解我?年轻时吟咏诗词,中年时填词作赋。只是把牢骚当作谈资,常常与自己对话,这样的日子又要等到何时?是否可以叫来忧愁,尽情鞭打,最终将它埋葬?
作者介绍:顾随,近代著名诗人,学者,精通古典诗词,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及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其三十岁生日之际,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与思索,反映了诗人对时间流逝和生活无常的感悟。
这首词作以春天的迟缓为引子,抒发了诗人对于生命的思考和对生活的感慨。诗人用“怅怅何之”开篇,便勾勒出一幅春日的孤寂画面;接下来的描写,既有对自身衰老的无奈,又有对生活艰辛的反思。通过“问几人怜,几人恨,几人知”,诗人质疑周围人的冷漠与无知,仿佛在诉说着内心的孤独与渴望理解的心声。
从“少岁吟诗,中岁填词”中可以看出,诗人对年轻时的激情和中年时的平淡生活的对比,仿佛在感叹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最后几句“可唤愁来,鞭愁死,葬愁尸”则是对忧愁的深刻描写,表现出一种绝望的情绪,似乎希望通过极端的方式来摆脱内心的负担。
整首诗在情感上层层递进,展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与人生价值的深切思考,给人以深刻的共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我人生的反思,表现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对生活苦难的感慨,以及对内心孤独的深入探讨,揭示了人们在生活中孤独与苦闷的普遍心理。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鬓星星八字微髭”主要表达了什么?
“问几人怜,几人恨,几人知”中的“怜”指的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这样的结构可以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这首诗的内涵和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