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蝶恋花十首 其十

《蝶恋花十首 其十》

时间: 2025-05-06 23:32:51

诗句

界面霜风吹又住,芳草斜阳,旧是春归路。

泪涨江波伤别处,梦魂不管风兼雨。

午后寒云成薄雾,满岭梅花,开遍千千树。

不惜花前频寄语,春归那日人归否?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23:32:51

原文展示:

界面霜风吹又住,芳草斜阳,旧是春归路。泪涨江波伤别处,梦魂不管风兼雨。午后寒云成薄雾,满岭梅花,开遍千千树。不惜花前频寄语,春归那日人归否?

白话文翻译:

霜风在界面上吹来又停住,斜阳照在芳草上,依旧是春天归来的路。泪水涌动,江水也因别离而伤感,梦中的灵魂却无视风雨的侵扰。午后,寒云化作薄雾,满山的梅花,盛开在千树万树之间。我不惜在花前频频传递情意,春天归来的那一天,您是否也会回归?

注释:

  • 界面:指水面或景色的边缘。
  • 霜风:寒冷的风,带有霜气。
  • 芳草:芳香的草,象征春天的生机。
  • 泪涨:形容因感情激动而泪水增多。
  • 梦魂:指梦中的灵魂,象征思念。

典故解析:

“春归”常用于古诗词中,代表春天的到来和离别的思念。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抒发个人情感,传递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周燕婷,现代诗人,其作品常以细腻的情感和自然景色的描绘著称,关注人际关系与自然的和谐。 创作背景:该诗作于春季,正值万物复苏之际,诗人借助春天的意象表达对离别之痛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蝶恋花十首之十》以春天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传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深切感受。开头两句通过对霜风和斜阳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仿佛在诉说着春天的归来,但又伴随着无尽的思念。接下来的“泪涨江波”则直接表达了因离别而产生的伤感,诗人在这里将个人情感与江水的波动相结合,形成了深刻的意象对比。

午后的寒云和梅花的描绘,不仅展示了春天的美丽,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美丽的梅花虽盛开,却掩盖不了内心的孤寂与期盼。最后一句“春归那日人归否?”更是将全诗的情感推向高潮,诗人对未来的期盼与不安交织,令人感受到强烈的情感共鸣。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界面霜风吹又住”:描绘寒冷的风吹拂水面,暗示天气的变化。
    • “芳草斜阳,旧是春归路”:春天的草地在斜阳照耀下,象征着希望与归属。
    • “泪涨江波伤别处”:用泪水与江水的波动,形象化离别的痛苦。
    • “梦魂不管风兼雨”:表达对思念的执着,无论外界的风雨。
    • “午后寒云成薄雾”:暗示孤寂的午后,情感的愁苦浮现。
    • “满岭梅花,开遍千千树”:梅花的盛开象征着春天的美好与希望。
    • “不惜花前频寄语”:不惜在花前倾诉情感,表现出对恋人的深切思念。
    • “春归那日人归否?”:对未来的迷惘与期待,呼应全诗的主题。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泪涨江波”,将情感与自然现象结合。
    • 拟人:如“梦魂不管”,赋予梦魂人性。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结构,增强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的期盼与对离别的忧伤,体现了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与对人际情感的思考。

意象分析:

  • 霜风: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寒冷的孤独。
  • 芳草:生命与希望的象征。
  • 泪水与江波:情感与自然的结合,表现内心的波动。
  • 梅花:春天的象征,寓意着美好的期待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泪涨江波”形容的是哪种情感? A. 喜悦
    B. 离别
    C. 愤怒

  2. “春归那日人归否?”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失落
    B. 期待
    C. 无所谓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纳兰性德《木兰花令》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较,两者都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和对情感的思考,但周燕婷的作品更注重自然意象的描绘,而李清照则更侧重于个人的情感表达。

参考资料:

  • 《古典诗词鉴赏》
  • 《唐诗宋词选读》
  • 《现代诗人作品集》

相关查询

和友人题僧院蔷薇花三首 过南城县麻姑山 暮春对花 山路见花 闻笛(一作华清宫) 有酒失于虔州陆郎中肱,以诗谢之 题云梦亭 题山驿新桐花 村路菊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静态 不拘小节 反反复复 谷字旁的字 坎井之蛙 披告 满不在意 香字旁的字 饥餐渴饮 梳头盒子 草字头的字 包含笏的词语有哪些 单人独马 二字旁的字 力字旁的字 玄介卿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