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23:32: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23:32:51
界面霜风吹又住,芳草斜阳,旧是春归路。泪涨江波伤别处,梦魂不管风兼雨。午后寒云成薄雾,满岭梅花,开遍千千树。不惜花前频寄语,春归那日人归否?
霜风在界面上吹来又停住,斜阳照在芳草上,依旧是春天归来的路。泪水涌动,江水也因别离而伤感,梦中的灵魂却无视风雨的侵扰。午后,寒云化作薄雾,满山的梅花,盛开在千树万树之间。我不惜在花前频频传递情意,春天归来的那一天,您是否也会回归?
“春归”常用于古诗词中,代表春天的到来和离别的思念。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抒发个人情感,传递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作者介绍:周燕婷,现代诗人,其作品常以细腻的情感和自然景色的描绘著称,关注人际关系与自然的和谐。 创作背景:该诗作于春季,正值万物复苏之际,诗人借助春天的意象表达对离别之痛的思考。
这首《蝶恋花十首之十》以春天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传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深切感受。开头两句通过对霜风和斜阳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仿佛在诉说着春天的归来,但又伴随着无尽的思念。接下来的“泪涨江波”则直接表达了因离别而产生的伤感,诗人在这里将个人情感与江水的波动相结合,形成了深刻的意象对比。
午后的寒云和梅花的描绘,不仅展示了春天的美丽,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美丽的梅花虽盛开,却掩盖不了内心的孤寂与期盼。最后一句“春归那日人归否?”更是将全诗的情感推向高潮,诗人对未来的期盼与不安交织,令人感受到强烈的情感共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的期盼与对离别的忧伤,体现了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与对人际情感的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泪涨江波”形容的是哪种情感?
A. 喜悦
B. 离别
C. 愤怒
“春归那日人归否?”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失落
B. 期待
C. 无所谓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较,两者都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和对情感的思考,但周燕婷的作品更注重自然意象的描绘,而李清照则更侧重于个人的情感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