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蝶恋花 五月二十七日上海业馀政治大学开学典礼席上听石西民校长讲话,引人间词话中语为喻,感呈此曲

《蝶恋花 五月二十七日上海业馀政治大学开学典礼席上听石西民校长讲话,引人间词话中语为喻,感呈此曲》

时间: 2025-05-04 03:34:54

诗句

芳草黏天天已曙。

目极天涯,个是西来路。

悟澈真源无一语。

马蹄得得应难驻。

众里寻他千百度。

灯火阑珊,蓦忽欣相遇。

不为卷帘通一顾。

三关勘破谁当阻。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34:54

原文展示:

芳草黏天天已曙。目极天涯,个是西来路。悟澈真源无一语。马蹄得得应难驻。众里寻他千百度。灯火阑珊,蓦忽欣相遇。不为卷帘通一顾。三关勘破谁当阻。

白话文翻译:

芳草依然沾着露水,天色已经微明。目光所及的天涯,究竟是通往西方的路。若能悟透真源,便无须再多言语。骏马奔腾,脚步难以驻足。人群中寻找他已千百次,忽然在灯火昏暗处,意外地相遇。并非因为卷帘的打开,才给予一瞥。三道关卡,究竟谁来阻拦?

注释:

  • 芳草:指新绿的草,象征生机与希望。
  • 黏天:草上沾着露水,形容清晨的景象。
  • 目极天涯:目光所及的尽头,体现出诗人思索的深远。
  • 悟澈真源:理解事物的本质,达到心灵的清澈与透彻。
  • 马蹄得得:形容马蹄声,暗示急促的步伐。
  • 众里寻他千百度:人群中艰难寻找,表达寻觅的艰辛。
  • 灯火阑珊:形容夜晚微弱的灯光,营造出朦胧的氛围。
  • 卷帘:象征着开放与接触。
  • 三关:比喻重重困难与阻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龙榆生(1894-1969),原名龙福生,字子固,号榆生,江西人。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早期参与新文化运动。其诗歌融合古今,常以自然景物和人文情怀为题材,表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关怀。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1949年后的政治大学开学典礼,诗人受石西民校长讲话的启发,表达了对新生活的期盼与对未来的思考。通过对诗词的抒发,反映出当时社会变迁中的个人感受。

诗歌鉴赏:

《蝶恋花》以清新自然的意象开篇,描绘出清晨的宁静与生机。首句“芳草黏天天已曙”便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生机的境界,仿佛能听到大自然的低语。接下来的“目极天涯,个是西来路”,则引发人们对未来的思考,西来之路象征着变化与希望。诗中的“悟澈真源无一语”表达了对真理的追求,强调了心灵的觉悟。接下来的“马蹄得得应难驻”,用马蹄声的急促感,描绘出生活的快节奏和不易驻足的现实。

在寻觅与相遇的过程中,诗人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感慨。“众里寻他千百度”一语,揭示了寻找过程中内心的挣扎与渴望,而“灯火阑珊,蓦忽欣相遇”则展现了意外之喜,传达出生命中难得的相遇时刻。最后一句“三关勘破谁当阻”,不仅是对外在阻碍的思考,更是对内心坚定的呼唤与反思,表现出一种超越困扰达到心灵解放的渴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芳草黏天天已曙:描绘清晨的景色,草地上沾满露水,象征着生命的复苏。
  2. 目极天涯,个是西来路:思索未来的方向,感叹人生的旅途。
  3. 悟澈真源无一语:达到对真理的领悟,心灵的清澈与宁静。
  4. 马蹄得得应难驻:生活节奏的急促与无奈,难以停留。
  5. 众里寻他千百度:艰难寻找的过程,隐含着对理想的执着。
  6. 灯火阑珊,蓦忽欣相遇:在微弱的光线中意外相遇,喜悦而惊喜。
  7. 不为卷帘通一顾:感情的渴望并非因为表面的接触。
  8. 三关勘破谁当阻:对生活中重重困难的思考与解脱。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灯火阑珊”比喻模糊的境地。
  • 对仗:如“众里寻他千百度”与“灯火阑珊”形成对比。
  • 拟人:通过“芳草黏天”赋予自然以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表达了对理想和真理的追求,以及在生活中不断奋斗的执着精神。诗人在描绘自然之美的同时,反映出对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 解释 象征意义
芳草 清晨的草地,象征新生与希望。 生命的复苏,充满生机的象征。
马蹄 代表急促与奔波。 生活的快节奏与不易驻足。
灯火阑珊 夜晚微弱的光线,营造朦胧氛围。 迷茫与希望的交织。
三关 象征生活中的重重困难。 对理想与现实之间阻碍的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芳草黏天天已曙”中的“芳草”指的是什么? A. 香草 B. 新绿的草 C. 干枯的草
  2. “众里寻他千百度”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绝望 B. 渴望 C. 疲惫
  3. “三关勘破谁当阻”中的“三关”意味着? A. 地理位置 B. 生活中的困难 C. 友谊的考验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 李白
  • 《月下独酌》 - 李白
  • 《春望》 - 杜甫

诗词对比:

  • 《蝶恋花》与《水调歌头》:两者都表现了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但《水调歌头》更加强调对逝去时光的怀念,而《蝶恋花》则更侧重于对未来的向往与追求。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李明著
  • 《近现代诗词选》 - 张伟编

以上内容为对《蝶恋花》的详细分析与解读,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

相关查询

野兴 题傅凯亭画山水 鹦鹉洲吊祢正平 汉通天台金铜仙人歌 秦始皇冢 题明皇幸蜀图 乘驿谣 仓颉造字台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千形一貌,百喙一声 韦字旁的字 发话器 屮字旁的字 包含毂的词语有哪些 载笔 论歌 生死予夺 袱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站的词语有哪些 通时达变 大作 涉笔成趣 丿字旁的字 埋头苦干 衣字旁的字 咸阳一炬 骨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