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1:15: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1:15:55
失调名(宫人鼓瑟奏霓裳曲)
作者: 汪元量 〔宋代〕
绿荷初展。海榴花半吐,绣帘高卷。整顿朱弦,奏霓裳初遍,音清意远。恍然在广寒宫殿,窈窕柔情,绸缪细意,闲愁难剪。曲中似哀似怨。似梧桐叶落,秋雨声颤。岂待闻铃,自泪珠如霰。春纤罢按,早心已笑慵歌懒。脉脉凭栏,槐阴转午,轻摇歌扇。
这首诗描绘了初夏的景色,绿荷刚刚展开,海榴花也半吐着花瓣,绣帘高高卷起。诗人整顿着瑟弦,开始奏响霓裳曲,音乐清雅而深远。仿佛置身于广寒宫殿,感受到那窈窕的柔情和绸缪的细腻情意,然而内心的闲愁却难以剪断。曲调中似乎夹杂着哀怨的情感,就如同梧桐叶落下,秋雨的声音颤动着。难道要等到听到铃声,才会让泪珠如霰般落下?春天的纤细按弦已停止,心中却早已懒于吟唱。站在栏杆旁,槐树的阴影正转到正午,轻轻摇动着歌扇。
作者介绍
汪元量,字仲明,号履斋,宋代诗人。其诗风清新脱俗,注重意境的营造,常以细腻的描写表现内心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文化繁荣之时,诗人在此背景下,试图通过音乐与自然景象的结合,表达内心的情感波动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汪元量的《失调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初夏的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清新而又略显忧伤的氛围。诗中通过“绿荷初展”、“海榴花半吐”等描写,呈现出自然界的生机与美丽。音乐的引入则让整首诗更具灵动性,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与对内心情感的细腻感受。
随着诗的深入,情感逐渐转向内心的困惑与闲愁,“闲愁难剪”道出了诗人对情感的纠结。诗中反复出现的“似”字,营造了模糊而复杂的情感状态,既有哀怨又有美好的回忆,仿佛在诉说一段难以言说的情感故事。
结尾部分,诗人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相结合,轻轻摇动歌扇的动作,不仅是对音乐的沉醉,也是对生活的一种淡然。整首诗在典雅的语言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使读者在欣赏美好景象的同时,也能体会到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绪的纠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对复杂情感的反思,揭示了内心的孤独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通过音乐与自然的结合,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美的享受。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绿荷初展”是指什么季节?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诗中“岂待闻铃,自泪珠如霰”表达的情感是什么?
A. 快乐
B. 悲伤
C. 愤怒
D. 期待
“轻摇歌扇”在诗中象征着什么?
A. 忙碌
B. 闲适
C. 忍耐
D. 斗争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