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5:09: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5:09:24
疏星冷漾碧澄泓。古柳鬇鬡。怪云风折双角,扳天似退行。夜残了了烁孤灯。黯丛纷漏红英。一池清梦在,曾泛晓莺声。
清冷的星星在碧蓝的湖面上微微荡漾,古老的柳树在风中摇曳。奇怪的云朵被风折断,仿佛天空正在退去。夜已深,孤灯闪烁,周围显得昏暗,只有红花在微弱的光线中悄然绽放。梦境如清池般荡漾,曾经有黄莺的歌声在清晨时分回荡。
本诗未涉及明显的历史典故,但“晓莺声”可引申为古人对春天的期盼与对生命的赞美,常见于古代诗词中。
作者介绍:秦鸿,现代诗人,以清新隽永的风格著称,作品常流露出对自然的深刻感悟和对人生的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该诗写于春夏交替之际,诗人通过描绘夜晚的自然景象,表达对生活的感慨与内心的宁静。
《华清引 自题履错集赠宫漫堂》以清新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出一个宁静的夜晚。诗中“疏星冷漾碧澄泓”开篇便以静谧的自然景象引入,星星的冷漠与湖水的清澈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一种孤寂的美感。古柳摇曳,似乎在诉说着历史的沧桑,给人一种怀旧的情绪。
接下来的“怪云风折双角”,则通过奇异的云彩和风的形象,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又略显诡谲的氛围,似乎在暗示着某种不安的情绪。夜晚的孤灯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索,而“黯丛纷漏红英”则是对生活中点滴美好的细腻描写,尽管光线微弱,花瓣依然坚强地绽放着。
最后两句“一池清梦在,曾泛晓莺声”将整首诗推向高潮,梦境与现实交融,清晨的黄莺声象征着希望与新的开始,意味着在孤独的夜晚之后,生命的美好依然存在。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命和内心情感的深刻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孤独的思考与对生命希望的追求,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感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秦鸿的《华清引》在意象上更为细腻,情感表达上则更为复杂,前者强调对故乡的思念,后者则更关注内心的孤独与对生命的思考。两首诗在描绘夜晚场景时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情感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