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3:21: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3:21:46
妙绝新亭九宫下,似杯非杓异山罍。
昔从树杪泠风去,今向天边洒雨来。
芥子量应容宇宙,黍珠境不外楼台。
从师斟酌行藏事,小阅冥灵一万回。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新亭子在九宫山下的美丽景象,亭子的形状似杯而非杓,似乎与山间的罍(古代的一种器皿)有所不同。曾经我在树梢上感受轻风的吹拂,而如今却看着雨水洒向天空。微小的芥子能够容纳整个宇宙,黍珠的境界并不超出这座楼台。从老师那里斟酌行藏之事,经历了小小的冥想,竟然有了一万次的回味。
“芥子量应容宇宙”出自佛教典故,意表微小的事物也可以蕴含无限的广阔,强调了宇宙的无穷与人类的渺小。“黍珠境不外楼台”则表达了楼台的景色虽小,却能映射更大的世界,显示出对小事物的重视。
范梈(生卒年不详),元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深刻的哲理见称,常常以自然景物和人生哲理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创作。
这首诗创作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不安,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物,表达对人生的思考与哲理,寄托了对生命的感悟和对宇宙的思索。
范梈的《长春瓢》通过描绘新亭的优美景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生命的深刻理解。诗的开头以“妙绝新亭”引入,给人一种新鲜而美好的感觉,接着通过“似杯非杓异山罍”的比喻,强调了亭子的独特与神秘。接下来的“昔从树杪泠风去,今向天边洒雨来”则展现了时间的变迁,从过去的宁静到现在的雨水,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在“芥子量应容宇宙,黍珠境不外楼台”中,诗人借助微小的事物来探讨宇宙的浩瀚,表现了对生命的深邃思考。最后一句“从师斟酌行藏事,小阅冥灵一万回”则展现了诗人求知的勤奋与对智慧的追求,反映了他在漫长的思考与学习中不断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
整首诗以自然为背景,透过细腻的描绘与深邃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时间、宇宙的思考,具有很高的哲理价值和艺术魅力。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在于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反映出诗人对生命、时间、宇宙的思考。诗中既有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有对生命无常的感慨,最后以对知识的追求与反思作为结尾,展示了诗人深邃的哲理思考。
诗中提到的“新亭”位于哪个地方?
“芥子量应容宇宙”主要表达了什么思想?
诗中的“昔”和“今”主要用于强调什么?
《登高》与《长春瓢》的对比:
两首诗均描绘自然景色,但《登高》更多地表现对时事的感慨,而《长春瓢》则在自然中融入了哲理思考。杜甫的作品关注社会现实,范梈的作品则更偏向个人内心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