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9:31: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9:31:53
送君费县尹,为政慕何人。
独爱阳城拙,兼闻范叔贫。
苍生堪涕泪,古道久逡巡。
城外桑麻路,经过莫厌频。
送你去担任费县的县令,治理政务时你崇慕的又是谁呢?
我独独喜爱阳城的淳朴,听说范叔的生活清贫。
苍生们真让人心痛,古老的道路已经很久没有人走了。
城外的桑麻小路,经过时请不要觉得厌烦。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穆孔晖,明代诗人,其诗风多以清新脱俗、务实为特点,常关注民生与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穆孔晖送别友人任职之际,表达了对友人未来工作的期望和对民生艰辛的关注,反映了明代社会的政治现实和民生困境。
《送谢应祥》是一首充满情感的送别诗,作者通过对友人即将担任的职务的期许与建言,表现了对民生的深切关注。诗的开头以“送君费县尹”引入,直接描绘出送别的场景,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从“为政慕何人”可以看出,作者对友人未来的政治抱负充满期待,同时也暗含对其所崇拜的政治家的探询,期望友人能够以身作则,成为一个仁爱之士。
接下来的两句“独爱阳城拙,兼闻范叔贫”进一步深化了诗的主题,阳城的淳朴和范叔的贫困,象征着一种理想的政治理想:清白自守、心系苍生。此处的对比不仅展示了友人所面临的社会现实,也引发了读者对当时社会状况的深思。
最后两句“苍生堪涕泪,古道久逡巡”则是全诗的情感高潮,表达了对民众困境的深切同情,诗人以“古道”喻指治理之道的艰难与久远,强调了历史的循环与民生的苦难。结尾的“经过莫厌频”则是对友人的鼓励,希望他在任职之际,不要因繁琐的事务而感到厌烦,继续为人民服务。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围绕对友人即将担任官职的祝福与期望,同时表达了对人民疾苦的同情,呼唤一种仁爱与清白的治国理想。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阳城”象征什么?
A. 繁华城市
B. 朴素生活
C. 战乱之地
诗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A. 对友人的祝福
B. 对民生的关注
C. 政治理想的追求
“苍生堪涕泪”中的“苍生”指代什么?
A. 皇族
B. 平民百姓
C. 官员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同样是送别诗,表达对友人的期望与祝福,但更注重个人情感的抒发,而穆孔晖的《送谢应祥》则更突出对民生的关注,展现出更为深沉的社会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