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23:45:33
原文展示:
西游曾受养生书,晚爱烟波结草庐。
两眦神光穿夜户,一头胎发入晨梳。
邀云作伴远忘返,与鹤分窠宽有余。
占尽世间闲事业,任渠千载笑迂疏。
白话文翻译:
我曾经在西方游历时读过养生之道,晚年时我喜欢在烟波之上建造一个草屋。
我的眼睛闪烁着神采,透过夜晚的窗户,一头黑发轻轻梳理在晨光中。
我邀云彩作伴,悠然自得,忘却归路;与仙鹤共享宽敞的栖息处。
在世间尽情享受悠闲的事业,无论他们如何看我都是千年后的笑谈。
注释:
- 西游:指向西方的游历,可以理解为修身养性的旅行。
- 养生书:指有关养生的书籍,强调养生的重要性。
- 烟波:指笼罩着水面的一层雾气,寓意朦胧而宁静的环境。
- 草庐:用草木搭建的简陋居所,象征自然生活。
- 两眦:眼角,指眼睛。
- 神光:指眼中流露出的神采。
- 晨梳:早晨梳理头发的动作,暗示清新的开始。
- 邀云作伴:与云一起作伴,表达隐逸的心境。
- 占尽世间闲事业:享受生活中的闲适与乐趣。
典故解析:
- 养生:源于道家和儒家的养生思想,崇尚自然、和谐的生活方式。
- 与鹤分窠:鹤是长寿的象征,常与隐士或高洁的人物联系在一起,表现隐逸的理想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晚号鲤洲居士,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词人。他的作品以豪放、清新著称,常表达对国事的忧虑和对个人理想的追求。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陆游晚年,反映出他在经历了国家动荡、个人坎坷后,向往自然、追求内心平静的生活态度。同时也体现了他对养生之道的理解与实践。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养生”为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诗的开头提到“西游曾受养生书”,表现出他对古代养生理论的尊重与向往。随着时间的推移,陆游选择在“烟波”中构建“草庐”,这不仅是对自然环境的描绘,更是他寻求心灵宁静、隐逸生活的理想。
接下来的两句描绘了诗人眼神中的光芒,象征着内心的明亮与充实。这一形象与“晨梳”相结合,展现了早晨的清新气息,暗示着新一天的开始和美好的希望。随后“邀云作伴,与鹤分窠”则进一步深化了隐逸的意境,云和鹤这两个意象不仅象征着自由与高洁,更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洒脱态度。
最后两句则总结了整首诗的主题,即他对闲适生活的向往,无论外界的评价如何,他自得其乐,活得从容。诗中流露出的淡然与洒脱,展现了陆游对生命的深刻理解和对自然的热爱,体现了养生之道的真谛。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西游曾受养生书:我在西行途中读过养生的书籍,表明了对养生知识的追求。
- 晚爱烟波结草庐:晚年时我喜欢在烟波浩渺之中搭建草屋,描绘了他的隐居生活。
- 两眦神光穿夜户:眼中闪烁的神采透过夜晚的窗户,表现出诗人内心的活力。
- 一头胎发入晨梳:像早晨清新的气息一样,诗人梳理着头发,象征新的开始。
- 邀云作伴远忘返:与云彩作伴,忘却归路,表明了对自然的沉醉。
- 与鹤分窠宽有余:与鹤共享栖息之处,表现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
- 占尽世间闲事业:他在世间享受闲适的生活,表明诗人的洒脱。
- 任渠千载笑迂疏:无论外界如何评价,他都能笑对人生,表现出一种超然的态度。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云和鹤比作伴侣,表现隐逸的理想。
- 对仗:诗中句式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云彩被形容为伴侣,增加了生活的情趣。
-
主题思想:
- 本诗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强调养生的重要性,以及在纷扰世俗中保持内心宁静的哲学。
意象分析:
- 烟波:象征着宁静、悠然的生活状态,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 草庐:代表简朴的生活方式,强调归隐与自然的结合。
- 云、鹤:象征自由、高洁的生活态度,体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陆游的“西游”指的是哪里?
A. 东方
B. 西方
C. 南方
D. 北方
-
诗中提到的“烟波”主要表达了什么样的意境?
A. 热闹
B. 宁静
C. 哀伤
D. 欢乐
-
诗人通过与鹤的分窠来表达什么?
A. 生活的烦恼
B. 自然的孤独
C. 与自然的和谐
D. 与人争夺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鸟鸣涧》:同样表现了隐逸生活的宁静与自然之美。
- 陶渊明《桃花源记》:描绘了理想的隐居生活,强调与世隔绝的美好。
诗词对比:
-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与王维《山居秋暝》:两首诗均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思考,前者更强调个人的闲适与内心的淡然,后者则描绘了自然景色的壮丽与宁静。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陆游集》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养生与古代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