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玉楼春(五之三·大石调)

《玉楼春(五之三·大石调)》

时间: 2025-07-27 23:46:30

诗句

皇都今夕如何夕。

特地风光盈绮陌。

金丝玉管咽春空,蜡炬兰灯烧晓色。

凤楼十二神仙宅,珠履三千鹓鹭客。

金吾不禁六街游,狂杀云踪并雨迹。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23:46:30

原文展示:

玉楼春(五之三·大石调)

皇都今夕如何夕。特地风光盈绮陌。金丝玉管咽春空,蜡炬兰灯烧晓色。凤楼十二神仙宅,珠履三千鹓鹭客。金吾不禁六街游,狂杀云踪并雨迹。


白话文翻译:

今晚的京都景色如何?特别是这条铺满绮丽花纹的街道,风光无限。金丝编成的乐器在春空中轻声吟唱,蜡烛和兰花灯光映出了黎明的色彩。凤楼是十二位神仙的住所,珠履的客人如同三千只鹓鹭。金吾卫不再限制六街的游玩,狂欢的气氛冲击着云影和雨痕。


注释:

字词注释:

  • 皇都:指京都,古代的都城。
  • 绮陌:绮丽的街道。
  • 金丝玉管:金丝编制的乐器,寓意精致和华美。
  • 蜡炬兰灯:蜡烛和兰花形状的灯,象征温馨的夜晚。
  • 凤楼:传说中的神仙居所,象征高贵和美好。
  • 珠履:珠装的鞋子,象征富贵的客人。
  • 金吾不禁:金吾卫是古代负责治安的官员,表示没有限制。
  • 狂杀:形容热闹的景象。

典故解析:

  • 凤楼:在古代诗词中常用来指代仙境或高雅之地,象征理想的生活。
  • 金吾:金吾卫是古代京城的守卫,象征权力和治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柳永(987年-1053年),字耆卿,号少岳,北宋著名词人。他的词风柔美,善于描写细腻的情感和富丽的生活场景,常被誉为“词宗”。

创作背景: 这首词创作于宋代,正值繁华的京都,诗人以此描绘当时的盛世景象和欢庆的气氛,旨在表现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诗歌鉴赏:

《玉楼春(五之三·大石调)》是一首极具代表性的柳永词作。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繁华的京都夜景和人们的欢乐气氛。开头的“皇都今夕如何夕”引领读者进入一个充满期待与兴奋的夜晚,接下来的描写则将这种期待转化为具体的画面:“特地风光盈绮陌”,这句通过“绮陌”的意象,传达出街道的美丽与热闹。

“金丝玉管咽春空,蜡炬兰灯烧晓色”两句,展现了美妙的音乐与灯光交织的夜晚,给人以无尽的遐想。尤其是“蜡炬兰灯”所构建出的温暖氛围,仿佛让人沉浸在温柔的春夜之中。

对“凤楼十二神仙宅”的描写,则将词的意境引向了高远,象征着理想中的生活。最后几句“金吾不禁六街游,狂杀云踪并雨迹”则强调了那种开放与自由的欢庆气氛,仿佛整个城都沉浸在狂欢的节日中,令人心潮澎湃。

整首词情感真挚,意境优美,展现了柳永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体现了他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对抒情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皇都今夕如何夕:引入话题,提问京都的夜晚如何,表示对夜景的期待。
  • 特地风光盈绮陌:描绘了街道的美丽,生动展示了城市的繁华。
  • 金丝玉管咽春空:乐器的声音为空气增添了春意,表现出愉悦的氛围。
  • 蜡炬兰灯烧晓色:灯光与蜡烛的交辉,映照出黎明的美丽。
  • 凤楼十二神仙宅:神仙的寓所,象征理想和高洁的生活。
  • 珠履三千鹓鹭客:比喻众多富贵的客人,热闹非凡。
  • 金吾不禁六街游:表现出自由的氛围,彰显了节日的欢乐。
  • 狂杀云踪并雨迹:气氛热烈,形象地表现出狂欢的景象。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珠履三千鹓鹭客”,通过比喻增强了人群的繁华感。
  • 对仗:整首词在用词上讲究对仗,增强了韵律感。
  • 拟人:乐器、灯光等被赋予了生命,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词通过描绘繁华的夜景与热闹的人群,传达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欢庆时光的珍视,体现了柳永对生活的热爱与乐观情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皇都:象征繁华的都城。
  • 绮陌:美丽的街道,传达出热闹的氛围。
  • 金丝玉管:乐器的华美,象征着生活的精致。
  • 蜡炬兰灯:夜晚的灯光,代表温暖和柔和。
  • 凤楼:象征理想和高雅的境地。
  • 珠履:象征富贵与繁华的客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金丝玉管”指的是什么? A. 美丽的街道
    B. 乐器
    C. 灯光
    答案:B

  2. “凤楼”在诗中象征什么? A. 理想的生活
    B. 普通的住宅
    C. 商业街
    答案:A

  3. 整首词的情感基调是什么? A. 忧伤
    B. 欢快
    C. 怀旧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对比柳永的《玉楼春》和李清照的《如梦令》,柳永侧重于描绘热闹的场景,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而李清照则更关注内心的情感,以及对往昔的追忆,体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柳永词选》
  2. 《宋词三百首》
  3. 《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这些书籍可以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柳永的词风和宋代的文化背景。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浪淘沙 浪淘沙 早起 浪淘沙慢 久不接云姜信,用柳耆卿韵 浪淘沙 浪淘沙 浪淘沙 浪淘沙 其四 赠常熟张仁卿 浪淘沙 长江舟中作 浪淘沙 拟遗山 浙江秋兴 浪淘沙 乙酉十二月一日昧旦有怀留京儿女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高字旁的字 活龙鲜健 龠字旁的字 不清不白 包含谲的词语有哪些 片长薄技 单式编制 包含挽的成语 孤侄 超神入化 低唱浅斟 拊摩 匕字旁的字 单人旁的字 降降 箴赌 山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