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雨霖铃 和柳永《乐章集》

《雨霖铃 和柳永《乐章集》》

时间: 2025-05-03 17:32:42

诗句

情深语切。

奈关河远,去去难歇。

离愁正苦未尽,东方欲曙,雄鸡催发。

相送小桥流水,更霜气寒噎。

渐天外、西北峰头,晓日明明照空阔。

登高望远空伤别。

又匆匆、过了黄花节。

思量著愁何处,难拘管、断肠风月。

满目秋光,只恨重山叠巘谁设。

便织尽、锦字回文,空向盘中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7:32:42

原文展示:

雨霖铃

情深语切。奈关河远,去去难歇。
离愁正苦未尽,东方欲曙,雄鸡催发。
相送小桥流水,更霜气寒噎。
渐天外西北峰头,晓日明明照空阔。
登高望远空伤别。又匆匆过了黄花节。
思量著愁何处,难拘管断肠风月。
满目秋光,只恨重山叠巘谁设。
便织尽锦字回文,空向盘中说。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表达了深厚的情感与离别的苦楚。面对遥远的关山河流,离愁难以平息。离别的痛苦尚未消散,东方的曙光初现,雄鸡也在催促着天亮。相送时走过的小桥流水,愈加显得寒冷刺骨。远处的西北峰头,晨曦明亮地照耀着辽阔的天空。登高远望,心中愁苦不已,时光匆匆,又已过了黄花节。思索着愁苦的去处,却难以抑制那断肠的风月情怀。眼前的秋色满目,唯恨层层重山是何人安排。便用尽锦字编织回文,徒然在盘中诉说。

注释:

  • 情深语切:形容情感深厚,言语激切。
  • :如何,怎样。
  • 去去难歇:离别的旅程难以停息。
  • 离愁:离别时的愁苦。
  • 东方欲曙:东方即将破晓。
  • 雄鸡催发:清晨的雄鸡鸣叫,催促天亮。
  • 小桥流水:指送别时经过的小桥和流淌的水。
  • 霜气寒噎:形容秋天的寒气刺骨,令人窒息。
  • 重山叠巘:重重叠叠的山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顾太清,清代词人,擅长填词,其作品多描绘离愁别绪,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此词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个人离别的情感也反映了社会的多舛与无奈。诗人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寄托了对离别的思考与感慨。

诗歌鉴赏:

《雨霖铃》以深沉的情感和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离别的瞬间与心灵的愁苦。词的开头就以“情深语切”引入,直接表达了对离别的强烈情感。随后,通过“奈关河远,去去难歇”展现了离别的漫长与无奈,显示出诗人对距离的感慨。

随着词句的推进,诗人用“相送小桥流水”描绘送别的场景,流动的水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情感的涌动。而“更霜气寒噎”则通过自然的冷清反衬人心的孤寂与寒冷,情感愈发深沉。接着,通过“渐天外西北峰头,晓日明明照空阔”描绘出清晨的美景,然而这种美景在离别的背景下显得格外凄凉。

整首词充满了秋天的意象,通过“满目秋光”以及“重山叠巘”的描绘,表达了对过往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惆怅。最后两句“便织尽锦字回文,空向盘中说”更是引人深思,既有对过往情感的总结,也显示出一种无奈的表达。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情深语切:感情深厚,言语激动。
  • 奈关河远:面对遥远的关山河流,感到无奈。
  • 去去难歇:离别的旅程久久不能停息,表达离愁的深重。
  • 离愁正苦未尽:离别的愁苦依然持续。
  • 东方欲曙:黎明即将来临,象征希望。
  • 雄鸡催发:晨鸡鸣叫,象征清晨的到来。
  • 相送小桥流水:送别的场景,象征时间的流逝。
  • 更霜气寒噎:秋天的寒气刺骨,象征内心的凄凉。
  • 渐天外西北峰头,晓日明明照空阔:形象描绘远方的山峰与清晨的光明。
  • 登高望远空伤别:登高望远,感慨离别的伤感。
  • 又匆匆过了黄花节:时光匆匆,离别的季节又过了一年。
  • 思量著愁何处:思索愁苦的去处。
  • 难拘管断肠风月:难以抑制那伤感的情怀。
  • 满目秋光,只恨重山叠巘谁设:秋天的景色满目,却恨重山阻隔情感。
  • 便织尽锦字回文,空向盘中说:用尽所有的词句,徒然诉说心中的思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离愁正苦未尽”中的“离愁”,将情感具象化。
  • 拟人:如“雄鸡催发”,赋予动物以人类的行为。
  • 对仗:如“登高望远空伤别”对“思量著愁何处”。

主题思想:整首词通过描写离别的情景和自然的变化,表达了诗人对离愁的深切感受,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对美好过去的怀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小桥流水:象征离别的场景,流动的水表示时间的流逝。
  • 霜气:象征寒冷与孤寂,反映内心的伤感。
  • 西北峰头:远方的山峰,象征着遥不可及的理想与希望。
  • 黄花节:象征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变化,暗示离别的常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情深语切”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离愁的痛苦
    • B. 深厚的情感
    • C. 旅途的艰辛
  2. “相送小桥流水”中小桥流水象征了什么?

    • A. 时间的流逝
    • B. 美好的回忆
    • C. 自然的宁静
  3. “便织尽锦字回文”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 A. 对离别的愤怒
    • B. 对过往的怀念与无奈
    • C. 对未来的期待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纳兰性德的《木兰花慢》

诗词对比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表达离愁,但更偏重于内心细腻的情感。
  • 纳兰性德《木兰花慢》:通过自然景色表达离别的感伤,风格细腻而哀婉。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文学作品选》
  • 《唐诗宋词鉴赏辞典》
  • 《古诗词分析与鉴赏》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收襄阳城二首 冬夜宴梁十三厅 送严十五郎之长安 送僧法和(一作送亮法师) 寄梁淑 花下宴送郑炼师 酬梁二十 成都暮雨秋(一作秋雨) 逢陇西故人忆关中舍弟 骆家亭子纳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置之不理 辰字旁的字 同字旁的汉字解析_认识同字旁的字 廴旁的字有哪些?带廴的汉字大全 虫字旁的字有哪些?带虫的汉字大全 屮字旁的字 主心骨 死且不朽 一字旁的字 憀戾 伴姑 故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芬若 春意盎然 神魂飞越 艹字旁的汉字有哪些_认识艹字旁的字 青菁 户旁的字有哪些?带户的汉字大全 珉简 飠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