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7:54: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7:54:02
题禹庙
蒋白 〔宋代〕
大禹归天后,南惟此庙存。
屋腥龙挂影,岩墨电烧痕。
夜祭支间火,春鼙浪里门。
到今疏凿水,敢不向东奔。
这首诗描述的是大禹去世后,唯有这座庙宇依然保存于南方。庙宇的屋檐下,龙的影子在腥味中摇曳,岩石上有着雷电的烧灼痕迹。夜晚的祭祀中,火光闪烁,春天的鼓声在波涛中回荡。直到今天,仍然有人疏通河水,谁敢不向东流去呢?
大禹治水的故事源于《史记》和《山海经》等古籍,他通过疏导和治理使洪水退去,被后人尊为治水的英雄。诗中提到的庙宇,体现了对大禹的崇拜和怀念。
作者介绍:
蒋白,宋代诗人,生平及创作较少记载,主要以其诗作而闻名,风格多样,常抒发对历史和自然的感慨。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对大禹的纪念和敬仰之际,反映了对古代英雄人物的怀念,同时也表现了对水利工程的重视。
这首诗以大禹庙为背景,抒发了对大禹的崇敬与追忆。诗的开头提到大禹归天后,庙宇的存在让人感到历史的沉重与延续。诗中通过“屋腥龙挂影”描绘了一幅祭祀场景,营造出一种神秘的氛围,龙的影子与腥味交织,似乎在暗示大禹与水的密切关系。接着,诗人用“岩墨电烧痕”表现出自然的力量,以及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无力。夜祭的场景则让人感受到祭祀的庄重和神圣,鼓声在春天的波浪中回荡,象征着生命的复苏和对大禹的敬仰。
结尾两句“到今疏凿水,敢不向东奔”,则将诗的主题升华,强调了大禹治水的伟大功绩至今仍在延续,后人对治理河流的努力与追求。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体现了对历史的反思与对英雄的崇敬。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词测试:
大禹的庙宇位于哪个方向?
诗中提到的“岩墨电烧痕”主要指的是什么?
“夜祭支间火”中的“支间”指的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