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10:06:45
荼コ一番过雨,渍残花似雪。
向清晓、步入东风,细拾苔砌馀靥。
有数片、飞沾翠柳,萦回半著双归蝶。
悄无人、共立幽禽,呢呢能说。
因念年华,最苦易失,对春愁暗结。
欢自古、曾有佳人,长门深闭修洁。
寄么弦、千言万语,闷满眼、欲弹难彻。
靠珠珑,风雨微收,落花时节。
春工渐老,绿草连天,别浦共一色。
但暮霭、朝烟无际,尽日目极,江北江南,杜鹃叫裂。
此时此意,危魂黯黯,渭城客舍青青树,问何人、把酒来看别。
思量怎向,迟回独掩青扉,夕阳犹照南陌。
春应记得,旧日疏狂,等受今磨折。
便永谢、五湖烟艇,只有吟诗,曲坞煎茶,小窗眠月。
春还自省,把融和事,长留芳书人间世,与羁臣、恨妾销离侧。
自题蕙叶回春,坐听蓬壶,漏声细咽。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10:06:45
荼一番过雨,渍残花似雪。向清晓步入东风,细拾苔砌馀靥。有数片飞沾翠柳,萦回半著双归蝶。悄无人共立幽禽,呢呢能说。因念年华,最苦易失,对春愁暗结。欢自古曾有佳人,长门深闭修洁。寄么弦千言万语,闷满眼欲弹难彻。靠珠珑,风雨微收,落花时节。春工渐老,绿草连天,别浦共一色。但暮霭朝烟无际,尽日目极,江北江南,杜鹃叫裂。此时此意,危魂黯黯,渭城客舍青青树,问何人把酒来看别。思量怎向,迟回独掩青扉,夕阳犹照南陌。春应记得,旧日疏狂,等受今磨折。便永谢五湖烟艇,只有吟诗,曲坞煎茶,小窗眠月。春还自省,把融和事,长留芳书人间世,与羁臣恨妾销离侧。自题蕙叶回春,坐听蓬壶,漏声细咽。
经过一场春雨,残花在雨中显得如雪一般白。清晨走入东风,轻轻拾起苔石上的花瓣。几片花瓣飞落在翠柳上,双双归来的蝴蝶在柳间徘徊。无人共立于幽静的林间,只有鸟儿轻声低语。因而回想起年华,最是容易流逝,心中对春天的愁苦暗暗结成了结。自古以来总有佳人,深闺长闭,洁身自好。无数心声寄托于弦上,满眼愁苦,想要弹奏却难以表达。靠在珠帘下,风雨渐歇,是落花的时节。春天渐渐老去,绿草连绵,江边的景色一片相同。可是暮霭与朝烟无尽无际,目光所及,江北江南,杜鹃的啼声撕裂了宁静。此时此意,心情忧郁,渭城的客舍旁青青的树,问谁来把酒送别。思量如何应对,迟迟地关上青门,夕阳仍照着南边的小路。春天应当记得,往日的轻狂,如今却遭受磨难。便永远告别五湖的烟艇,只剩吟诗、煮茶、在小窗下睡觉的闲适。春天还自我反省,把和谐的事情,长留芳名在人间,与离别的思念消磨在一旁。自题蕙草的叶子重回春天,坐听蓬壶的滴水声细细入耳。
徐宝之,宋代诗人,生于仕宦之家,自幼受良好教育,擅长诗词,风格清新脱俗。他的作品多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及对人生的感悟。
《莺啼序》是徐宝之在春天时写下的诗作,反映了他对春天的感怀以及对人生短暂的思考。春雨过后,万物复苏,花瓣残留,诗人在这样的场景中感受到了一种生命的脆弱与美好交织的情感。
《莺啼序》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生命的脆弱。诗中的意象如“残花似雪”、“翠柳”、“双归蝶”等,不仅描绘了春天的自然景象,更寄托了诗人对时间流逝和生命无常的感慨。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春雨后的清新景象,同时又流露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无奈。尤其是“因念年华,最苦易失”,一句道出了人生短暂的主题,令人倍感共鸣。
整首诗在语言上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构建了丰富的意象世界。比如“落花时节”、“江北江南”等,不仅是对春日景色的写照,也反映了诗人对离别和孤独的深切思考。最后的“坐听蓬壶,漏声细咽”不仅将自然的声音和诗人的心情结合在一起,也让人感受到了一种静谧与安宁的美好。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春天的感慨以及对人生短暂的深刻反思。通过描绘春雨后的美丽景象,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