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怀谨常三首 其二

《怀谨常三首 其二》

时间: 2025-07-27 20:59:27

诗句

高气初不群,咄咄端逼人。

妙处欲绝倒,未怕儿辈嗔。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20:59:27

原文展示:

怀谨常三首 其二 吴则礼 〔宋代〕 高气初不群,咄咄端逼人。妙处欲绝倒,未怕儿辈嗔。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高傲的气质原本就与众不同,咄咄逼人的态度直逼人心。在妙趣横生的时刻几乎要笑倒,却不怕儿辈们生气。

注释: 字词注释:

  • 高气:高傲的气质。
  • 初不群:原本就与众不同。
  • 咄咄:形容说话或态度咄咄逼人。
  • 端逼人:直接逼迫人,形容态度强硬。
  • 妙处:妙趣横生的时刻。
  • 欲绝倒:几乎要笑倒。
  • 未怕:不怕。
  • 儿辈嗔:儿辈们生气。

典故解析:

  • 无特定典故,主要描述作者的高傲态度和不受拘束的性格。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则礼,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至今,风格多变,既有豪放的一面,也有细腻的情感表达。此诗可能反映了作者在特定社会环境下的个人情感和态度。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作者在特定情境下,表达自己高傲不群的性格和对世俗的不屑一顾。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有力的语言,描绘了作者高傲不群的性格和对世俗的不屑。首句“高气初不群”直接点明作者与众不同的气质,而“咄咄端逼人”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高傲的态度。后两句“妙处欲绝倒,未怕儿辈嗔”则展现了作者在妙趣横生的时刻,不顾他人看法的自由洒脱。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鲜明,表达了作者独立特行的个性和对世俗的超越。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高气初不群”:直接点明作者与众不同的气质,高傲而不随波逐流。
  • “咄咄端逼人”:形容作者的态度强硬,咄咄逼人,不容忽视。
  • “妙处欲绝倒”:在妙趣横生的时刻,作者几乎要笑倒,表现出极大的愉悦。
  • “未怕儿辈嗔”:作者不怕儿辈们生气,表明他不在乎他人的看法,坚持自我。

修辞手法:

  • 比喻:“咄咄端逼人”比喻作者的态度强硬,不容忽视。
  • 拟人:“高气初不群”将气质拟人化,形容其与众不同。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高傲不群的性格和对世俗的不屑,强调了个性的独立和自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高气:高傲的气质,象征独立和自由。
  • 咄咄:形容态度强硬,象征坚定和不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高气初不群”形容的是什么? A. 作者的气质 B. 作者的外貌 C. 作者的学识
  2. “咄咄端逼人”中的“咄咄”是什么意思? A. 温柔 B. 强硬 C. 缓慢
  3. 诗中“未怕儿辈嗔”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态度? A. 害怕 B. 不在乎 C. 关心

答案: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表达了对历史英雄的怀念和对世俗的超脱。

诗词对比:

  • 与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对比,两者都表达了超越世俗的情感,但苏轼的作品更多地体现了对历史的感慨,而吴则礼的作品则更侧重于个人性格的表达。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吴则礼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背景和特点,有助于理解吴则礼的创作环境。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采桑子(瑞香) 过秦楼·黄钟商芙蓉 倒犯 夜合花·自鹤江入京泊葑门外有感 思佳客·癸卯除夜 宴清都 醉桃源·赠卢长笛 倒犯 夹钟商赠黄复庵 霜叶飞 重九 西江月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角字旁的字 归全返真 当即 黹字旁的字 坦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三阳开泰 亅字旁的字 夸大 卖头卖脚 龠字旁的字 首尾吟 釒字旁的字 善谑 三言两句 殊种 焕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白发苍苍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