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雷老欲退普宁二绝句

《雷老欲退普宁二绝句》

时间: 2025-05-02 04:46:02

诗句

怀玉山中旧住人,岁寒庵里坐禅身。

当年未解来飞锡,今日何妨却问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46:02

原文展示

雷老欲退普宁二绝句
作者: 赵蕃 〔宋代〕

怀玉山中旧住人,
岁寒庵里坐禅身。
当年未解来飞锡,
今日何妨却问津。

白话文翻译

在怀玉山中曾经住过的人,
如今在岁寒庵里静坐修禅。
当年不懂得高僧来访的意义,
今天何妨再去请教一番呢?

注释

  • 怀玉山:山名,指赵蕃曾经居住的地方。
  • 岁寒庵:庵堂名,意指寒冷的岁月中仍然保持着宁静。
  • 飞锡:指高僧的拂尘,象征着智慧与教导。
  • 问津:询问渡口,借指向高僧请教。

典故解析

“飞锡”出自于古代对高僧的尊称,象征着智慧的传承与教诲。诗中提到的“岁寒”表达了在逆境中仍能保持宁静的心境,体现了道家的修行思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宋代诗人,号“飞白”,以其山水诗而闻名。他的作品常常反映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诗人对往昔的回顾,表达了他对修行的感悟与内心的反思。诗人通过对旧居和旧友的思念,展现了他对生命的深度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怀玉山和岁寒庵的描绘,展现了一种静谧而深邃的修行状态。诗人以“怀玉山中旧住人”开篇,立即引起读者对他过往经历的关注。在寒冷的岁月中,诗人选择在庵中静坐,体现了一种对内心世界的探索与追寻。接下来的两句则反映了诗人对过去的反思,“当年未解来飞锡”,表明他在年轻时对高僧教导的无知,而如今则愿意向高僧请教,这种转变不仅是对自身成长的认同,也是对智慧的渴望。整首诗语言简练却意蕴深远,体现了宋代文人对哲理与人生的思考,折射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怀玉山中旧住人:表明诗人曾在此地生活,唤起对过往的怀念。
  2. 岁寒庵里坐禅身:在寒冷的环境中,诗人选择静坐修禅,展示内心的宁静。
  3. 当年未解来飞锡:诗人回忆年轻时对高僧的教导不以为然。
  4. 今日何妨却问津:如今愿意向高僧请教,表现出对知识和智慧的追求。

修辞手法

  • 对仗:上下句形式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将“飞锡”作为智慧的象征,增加了诗的层次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过往的回忆和对今时的反思,表达了对修行与智慧的追求,体现了人对自我成长与内心平和的向往。

意象分析

  • 怀玉山:象征着过往的记忆与人生的起点。
  • 岁寒庵:代表了修行与内心的宁静。
  • 飞锡:象征着智慧的传递与教诲。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飞锡”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乐器
    • B. 高僧的拂尘
    • C. 山的名称
    • D. 一种食物
  2. 诗人在“岁寒庵”中做什么?

    • A. 游玩
    • B. 静坐修禅
    • C. 读书
    • D. 写诗
  3. 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对爱情的追忆
    • B. 对智慧与修行的追求
    • C. 对自然的赞美
    • D. 对人际关系的思考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题西林壁》
  • 王维《鹿柴》

诗词对比

对比赵蕃的这首诗与苏轼的《题西林壁》,两者都表达了对自然与修行的思考,但赵蕃更侧重于内心的反思与自我成长,而苏轼则更强调对自然景色的描写与感悟。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和钱之道游虎丘二首 镜屏诗二首 卢岩 谢王生赠弓矢 题唐洲东寺访友人不值诗 光禄朱卿挽词十首 谷隐寺 啄木鸟 秋莺诗 夜坐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万丈深渊 嗔毒 目字旁的字 册襚 包含丛的词语有哪些 跖狗吠尧 无偿 幾字旁的字 理纷解结 毛粟 手字旁的字 寸蹄尺缣 荒时暴月 曰字旁的字 二字旁的字 附款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