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17: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17:07
烛影摇红 其一 正月十四夜
作者: 梁清标 〔明代〕
绮户寒轻,千门不闭楼台晚。
丽谯吹歇罢葳蕤,九陌香尘满。
何处箫声近远。试华灯春风庭院。
闲身天许,游冶场中,流连歌管。
暗想当年,团圞儿女清宵宴。
翠眉低唱漏声沉,绛烛西窗剪。
此夕人移物换。频搔首霜侵鬓短。
月明依旧,火树光摇,星桥烟暖。
在寒冷的夜晚,华丽的门窗轻轻关闭,楼台上仍未落幕,夜色愈加深沉。美丽的乐声停止,花香弥漫在九条街道之间。箫声传来,似远似近。试问庭院里的华灯在春风中摇曳。闲暇之时,正好在游乐场中徘徊,流连于歌声和乐器之中。暗自回忆往年,那团圆的男女在清夜中共宴欢聚。翠眉低唱,漏声沉沉,染着红烛的西窗恰似剪影。这一夜,人事已变,频频搔首,白霜侵染鬓发已短。月仍明亮,火树的光影摇曳,星桥上烟雾缭绕,暖意融融。
梁清标,明代词人,以其婉约细腻的风格而著称。他的诗词常常描绘社会生活、节令风俗与人间情感,充满生活气息。
《烛影摇红》写于明代的正月十四夜,正值元宵佳节。此时,月明灯亮,正是人们欢聚、赏灯、共度佳节的时刻。诗中表现了对往年团圆的思念与感慨,反映了人事变迁与时光流逝的主题。
这首诗以清丽的笔触描绘了元宵佳节的夜晚场景,展现了浓厚的节日气氛。开篇以“绮户寒轻”引入夜的宁静,表现出一种微妙的寒意,接着“千门不闭楼台晚”展示了繁华夜景,楼台不闭,暗示着热闹的人群和悠扬的乐声。诗中描绘了香气四溢的街道和箫声的起伏,渲染出一种温暖而浪漫的氛围。
“闲身天许,游冶场中”则表现出诗人对游乐生活的向往,流连于歌声之中,令人感受到一种悠闲与快乐。然而,接下来的回忆“暗想当年,团圞儿女清宵宴”则突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感叹时光的流逝,团圆的美好背后隐藏着无奈与惆怅。
整首诗情景交融,意象丰富,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例如对比、隐喻等,使得诗歌在表面欢快的气氛下,透出一丝淡淡的忧伤,反映出人间的无常与岁月的流转。
绮户寒轻,千门不闭楼台晚。
丽谯吹歇罢葳蕤,九陌香尘满。
何处箫声近远。试华灯春风庭院。
闲身天许,游冶场中,流连歌管。
暗想当年,团圞儿女清宵宴。
翠眉低唱漏声沉,绛烛西窗剪。
此夕人移物换。频搔首霜侵鬓短。
月明依旧,火树光摇,星桥烟暖。
整首诗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流逝岁月的感慨,呈现出一种温暖而略带忧伤的情感基调。
这首诗的写作时间是哪个节日?
诗中提到的“绛烛”是指什么?
诗人对往年的团圆宴会有何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