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6:03: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6:03:28
十里山行杂市声,道傍无处濯尘缨。宝林寺里逢修竹,方有诗情约略生。
在十里山路上,听到市集的喧闹声,路边没有地方可以洗净身上的尘埃。在宝林寺里遇见了修竹,才稍微感受到诗的情趣。
本诗并未直接引用历史典故,但提及的“宝林寺”在中国文化中常与清静、修身养性联系在一起。修竹则常常用来象征高洁的品格和风雅的情趣。
范成大(1126-1193),字景仁,号“石湖居士”,南宋著名的诗人、散文家。他的诗歌多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生活的感悟,语言清新,情感真挚。
本诗作于南宋时期,时代背景是社会动荡,文人多寻求山水之乐,借以陶冶情操。范成大在游历中感受到对美好自然的向往和对清静生活的追求,因此写下此诗。
这首诗通过简短的四句,描绘了作者在十里山路上的心境与体验。开头两句描绘了杂市的喧闹和尘世的纷扰,展现了现实生活的喧嚣与烦躁。接着转到宝林寺,遇见修竹,使得心灵得到片刻的宁静与安慰。诗中“宝林寺”作为一个静谧的场所,象征着远离尘世的宁静,提供了一个让人反思和感悟的空间。整体而言,诗歌通过对比手法,展示了世俗与自然的冲突,表达了作者渴望诗意生活的心情。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喧闹市集的厌倦与对宁静生活的向往。通过对环境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内心的细腻感受,以及对美好自然的追求与渴望。
诗中提到的“宝林寺”象征什么?
A. 喧闹的市集
B. 宁静的修身养性之地
C. 旅游景点
“十里山行杂市声”中“杂市声”指的是什么?
A. 自然的声音
B. 市集的喧闹声
C. 竹林的风声
诗中表现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对繁华生活的热爱
B. 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C. 对社会的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