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望江南 其一 同周长卿、焦不害咏所见

《望江南 其一 同周长卿、焦不害咏所见》

时间: 2025-04-30 15:15:36

诗句

流盼处,相对两峰尖。

扇底不防明月上,轻衫微动晚风纤。

聊复为郎淹。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5:15:36

原文展示:

望江南 其一 同周长卿、焦不害咏所见
作者:俞彦 〔明代〕

流盼处,相对两峰尖。
扇底不防明月上,
轻衫微动晚风纤。
聊复为郎淹。

白话文翻译:

在流盼的地方,相对着两座尖尖的山峰。
扇子底下不经意间明月升起,
轻薄的衣衫在晚风中微微摇动。
姑且再为你停留片刻。

注释:

  • 流盼处:流连忘返的地方,意指美好的景致令人留恋。
  • 相对两峰尖:两座山峰互相对峙,突出山的尖锐。
  • 扇底不防:扇子遮挡之处,形容月亮升起时的意外。
  • 轻衫微动:轻薄衣衫在风中轻轻摇动,描绘出一种柔和的情景。
  • 聊复为郎淹:姑且再为你停留,带有一种依依不舍的情感。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古典典故,但“明月”、“晚风”等意象常见于古代诗词,象征着宁静、清幽的自然景象,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感受。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俞彦,明代诗人,文风清丽,擅长描写自然风光与人情。其作品往往流露出淡淡的忧伤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与友人游玩之际,借景抒情,表现出对友谊与自然景色的珍惜,反映了明代文人悠闲的生活态度。

诗歌鉴赏:

这首《望江南》以清新自然的风格展现了山水之美和人情之暖。首句“流盼处,相对两峰尖”勾勒出一幅秀美的山水画面,仿佛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宁静的境地。接着,“扇底不防明月上”一语,突显了明月的突如其来,暗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与不期而遇的美好。诗中“轻衫微动晚风纤”的描写,赋予了画面一种动态美,使人感受到晚风轻拂的舒适与宁静。

最后一句“聊复为郎淹”更是点明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虽是自然景色的描写,却深藏了诗人对友人的眷恋与依依不舍。这种情感的细腻与自然的描写相得益彰,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展现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和对自然美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流盼处,相对两峰尖:描述了一处令人流连的场景,山峰尖锐相对,营造出一种对峙的美感。
  2. 扇底不防明月上:意外的明月升起,给静谧的夜晚增添了几分生动,传达出一种恍惚的感觉。
  3. 轻衫微动晚风纤:微风轻拂,衣衫轻动,这一细节让整个画面更具生命感。
  4. 聊复为郎淹:停留的意愿,表达了对友人深厚情谊的珍视。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扇底”来比喻人与自然的亲密接触。
  • 拟人:轻纱衣衫在风中微动,赋予了衣物以生命。
  • 对仗:如“流盼处,相对两峰尖”,形成了和谐的韵律。

主题思想: 全诗围绕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展开,表达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与对友谊的珍惜,情感深邃而细腻,体现了明代文人对生活的热爱与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两峰:象征着坚定与对峙,代表自然的力量。
  • 明月:象征着清晰与启迪,常用以表达思乡与孤独。
  • 轻衫:代表柔弱与细腻,体现诗人对生活细节的关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流盼处”指的是什么地方? A. 山顶
    B. 河边
    C. 美丽的风景

  2. “轻衫微动晚风纤”中“微动”指的是什么? A. 风的力量
    B. 衣服的轻盈
    C. 月光的照耀

  3. 诗歌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对战争的反思
    B. 对友谊和自然的珍视
    C. 对金钱的追求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月夜忆舍弟》:杜甫
  • 《水调歌头》:苏轼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对比,俞彦的《望江南》更注重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而李白则更侧重于情感的直接表达。两首诗都体现了对明月的思念,但表达方式各有不同,前者柔和细腻,后者豪放直接。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典文学作品选读》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读黄鲁直诗 元忠学士八兄耒离京师远蒙追送许惠服丹法托 春旱初雨 闻红鹤有感 读秦纪二首 赠无咎 钦慈皇后挽词二首 其一 代人上颍川韩端明生日 泊南京登岸有作呈子由子中子敏逸民 十月二十二日晚 其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韵胜 包含抵的词语有哪些 心安神泰 查无实据 艸字旁的字 咩咩 鱼卷 披针形 韭字旁的字 缶字旁的字 閠字旁的字 诰券 辞丰意雄 捐本逐末 虫字旁的字 及第成名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