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和刘西曹望海台诗

《和刘西曹望海台诗》

时间: 2025-05-07 17:57:50

诗句

沧波不可望。

望极与天平。

往往孤山映。

处处春云生。

差池远雁没。

飒沓羣鳬惊。

嚣尘及簿领。

弃舍出重城。

临川徒可羡。

结网庶时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7:57:50

原文展示:

和刘西曹望海台诗

沧波不可望。
望极与天平。
往往孤山映。
处处春云生。
差池远雁没。
飒沓羣鳬惊。
嚣尘及簿领。
弃舍出重城。
临川徒可羡。
结网庶时营。

白话文翻译:

这片波涛汹涌的大海是不可直视的,极目远望,天海相接,似乎平齐无际。时常能够看到孤山的倒影,四处都是春天里飘浮的云彩。远处的雁群在水面消失,急促飞来的鸭子被惊动了。城市的喧嚣与繁杂都涌到了我的身边,让我不得不离开繁重的城邑。临近河边的生活虽令人羡慕,但也只是空想而已,想要在这里安营扎寨,结网捕鱼,却又有些不切实际。

注释:

  • 沧波:指海浪或大海,形容水势浩大。
  • 望极:目光所及的极限之处。
  • 孤山:指远处的山,孤立无援,突显其孤独。
  • 春云:春天的云彩,象征生机与希望。
  • 差池:远离,失落的状态。
  • 飒沓:形容鸟类快速飞来的样子。
  • 嚣尘:指城市的喧闹和尘埃。
  • 簿领:指轻薄的衣物,暗指轻装出行。
  • 临川:在河边,指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
  • 结网:指捕鱼,象征生活的来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谢朓(约464年-499年),字希孟,南北朝时期的著名诗人,才华横溢,擅长五言诗与古风,以清新俊逸的风格著称。他的诗歌多描写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怀,具有较强的个性和独立思想。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谢朓游览海台时,表达了他对自然的敬畏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在那个动荡的社会背景下,诗人更多地寄情于山水之间,反映了他对现实的逃避与对自由生活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大海为背景,诗人从海的广阔与深邃出发,表现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开篇“沧波不可望”,直接点出海的辽阔,给人一种难以望尽的感觉,随之而来的是与天平的对比,暗示了人对自然的渺小与无力。接下来的描写中,孤山与春云的映照,赋予了自然以生机,反映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差池远雁没,飒沓羣鳬惊”描绘了鸟类在水面消失与惊飞的瞬间,展现了自然的生动与瞬息万变,而“嚣尘及簿领”则将城市的喧闹与内心的宁静形成鲜明对比,突显了逃离尘世的渴望。最后两句“临川徒可羡,结网庶时营”更是点出了一种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临川的生活虽然令人羡慕,但实际的生活却是艰难的,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现实生活的无奈。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沧波不可望:大海波澜壮阔,难以尽览。
    2. 望极与天平:目光所望,仿佛与天空平齐。
    3. 往往孤山映:时常能见到孤独的山影。
    4. 处处春云生:四处都是春天的云彩,生机勃勃。
    5. 差池远雁没:远方的雁群逐渐消失。
    6. 飒沓羣鳬惊:急促飞来的鸭子被惊动了。
    7. 嚣尘及簿领:城市的喧嚣与轻薄的衣物交织在一起。
    8. 弃舍出重城:抛弃繁重的城市生活。
    9. 临川徒可羡:在河边的生活虽然令人向往。
    10. 结网庶时营:想要捕鱼却又难以实现。
  • 修辞手法:本诗运用对比、比喻等修辞手法,营造了自然与城市、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张力,增强了诗歌的情感表达。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崇敬与对理想生存状态的追求,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生活的失落与无奈。

意象分析:

  • 沧波:象征浩瀚的海洋,代表着无尽的自然力量。
  • 孤山:象征孤独与坚韧,反映诗人的内心。
  • 春云:象征生机与希望,暗示着美好的未来。
  • 远雁:象征旅途与思乡之情,反映诗人对归属的渴望。
  • 羣鳬:象征自由与生命的活力,展示自然的动态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沧波不可望”的意思是什么?

    • A. 海浪汹涌,难以直视
    • B. 海面平静,容易观察
    • C. 海洋很小,可以尽览
    • D. 海面上有很多船只
  2. “往往孤山映”中的“孤山”象征什么?

    • A. 繁华
    • B. 孤独
    • C. 安宁
    • D. 欢乐
  3. 诗中提到的“临川徒可羡”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现实生活的满意
    • B. 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无奈
    • C. 对城市生活的热爱
    • D. 对自然的厌倦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李白《夜泊牛头》
  • 杜甫《望岳》

诗词对比: 可以将谢朓的《和刘西曹望海台诗》与王维的《鹿柴》进行对比。王维的诗集中描写了自然的宁静与内心的和谐,而谢朓则表现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现实的无奈。在意象上,两者都运用了自然元素,然而情感基调有所不同,王维更强调和谐美,而谢朓则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展现出一种挣扎。

参考资料:

  • 诗词相关书籍:《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诗经与汉乐府》。
  • 文章推荐:《谢朓诗歌的艺术风格与思想内涵》,《南北朝时期的文学风格》。

相关查询

锦江蜀先主庙 唐律寄呈父凤山提举十首 瑶花 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三十七 越州歌二十首 杭州杂诗和林石田 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六十三 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五十九 竹枝歌十首 越州歌二十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明目达聪 里字旁的字 口结尾的成语 款交 行字旁的字 鞘马子 先斩后奏 予取予求 言字旁的字 将飞翼伏 干字旁的字 孝悌力田 鱼肉乡里 包含赝的词语有哪些 巛字旁的字 左甄 走逐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