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21:14: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21:14:35
空斋孤枕积书间,
清瘦怜君变旧颜。
累少亦忧今日乱,
病多应赖此身闲。
朝辞邻友看花去,
晚候家僮买药还。
知是苦吟犹未废,
水边深树掩柴门。
在空荡荡的书房里,我孤枕而卧,周围堆满书籍,看到你清瘦的样子,不禁感到怜惜。虽然我如今的生活不富裕,但对于今天的动乱依然感到忧虑;身患疾病的我,倒是因为闲暇而得以安静思考。早上告别邻居朋友去看花,晚上等着家里的小仆人回来买药。知道虽然我在苦苦吟咏,但依然没有放弃创作,深水旁的高大树木掩映着我简陋的柴门。
作者介绍:高启(1487-1535),明代著名诗人,字茂卿,号震川,世称“高子”。他是明代诗坛的重要人物之一,以词清而意深著称。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高启生病期间,反映了他在病痛中对生活的忧虑与对诗歌创作的执着。在动荡的社会背景下,他借诗表达自己的孤独与对友人的思念。
这首诗通过几幅细腻的生活画面,展现了诗人高启在病中孤独的心境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诗的开头,诗人描绘了自己身处孤寂的书房,周围满是书籍,反映出他对知识的渴求和对孤独的感受。接下来的几句中,诗人以清瘦的朋友为引,表达了对朋友变化的怜惜,进一步深化了孤独感。
“累少亦忧今日乱,病多应赖此身闲”,诗人直面社会动荡和自身的病痛,表现出对生活的无奈和忧虑,然而在这种无奈中,诗人又找到了一丝安慰——有闲暇的时间去思考和创作。接着,诗人描绘了日常生活的琐碎与忙碌,一方面是与朋友的告别,另一方面是等待仆人回来买药,这些细节使得诗歌的生活气息更加浓厚。
最后两句“知是苦吟犹未废,水边深树掩柴门”,诗人以“苦吟”自勉,虽然身处困境,仍然坚持自己的创作,展现出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整体上看,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在逆境中的坚持和对生活的深刻反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生活与创作的思考,尽管身陷病痛与动乱,依然不放弃对诗歌的热爱,展现出一种乐观的生活态度。
诗词测试:
诗中“空斋孤枕”主要表现了诗人的什么心境?
A. 喜悦
B. 孤独
C. 忧愁
D. 愤怒
诗人对朋友的变化感到:
A. 高兴
B. 失望
C. 怜惜
D. 不在意
“知是苦吟犹未废”中的“苦吟”指的是:
A. 吃苦
B. 辛苦的写作
C. 学习的艰辛
D. 生活的困苦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