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读史十首 仪秦

《读史十首 仪秦》

时间: 2025-04-27 17:41:42

诗句

二子全操七国权,朝谈纵合暮衡连。

天如早为生民计,各与城南二顷田。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7:41:42

原文展示:

二子全操七国权,朝谈纵合暮衡连。
天如早为生民计,各与城南二顷田。

白话文翻译:

两位君主完全掌控了七个国家的权力,早上谈论如何联合,晚上又衡量利益。
上天若早日为百姓考虑,各自分给城南的两顷田地。

注释:

  • 二子:这里指两位君主,可能特指历史上的某两个统治者。
  • 全操:完全掌控。
  • 七国:指的是中国历史上分裂时期的七个诸侯国。
  • 朝谈:早上讨论。
  • 暮衡连:晚上又进行利益上的权衡与联系。
  • 天如早为生民计:上天如果能考虑生民的利益。
  • 二顷田:两顷的田地,顾及到每个人的生计。

典故解析:

此诗提到的“七国”可能与战国时期的七个诸侯国有关,反映了历史上权力斗争与百姓疾苦的主题。诗中强调了统治者的权力集中与百姓生活的困境,体现了一种对社会现象的批判。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高启(高启,1505年-1620年),字士杰,号季鹰,明代著名诗人,是“明诗”的代表人物之一,风格清新自然,擅长五言绝句。

创作背景:

《读史十首》是高启在阅读历史后写下的诗作,反映了他对历史人物、事件的思考,以及对当时社会现实的关注。

诗歌鉴赏:

高启的《读史十首·仪秦》以简练的语言道出了历史的沉重与现实的悲凉。诗中,作者通过描述两位掌握权力的君主,展现了权力斗争的复杂和对人民的忽视。两位君主的“朝谈”和“暮衡”中暗含了对权力游戏的批判,表面上看似是在为国家谋划,实则是为了私利而争斗。而“天如早为生民计”的呼唤,展示了作者对社会底层百姓的深切关怀,表明了诗人对理想社会的渴望。

诗中“各与城南二顷田”的设想则是对理想状态的描述,呼唤统治者应当关注民生,分配土地,真正为人民的利益着想。这种对比使得诗歌的情感更为深刻,突显了历史上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矛盾。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是一幅历史画卷,更是一种对社会的思考与批判,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和思想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二子全操七国权:两位君主掌控了全部七个国家的权力,反映了权力集中现象。
  2. 朝谈纵合暮衡连:早晨讨论联合,晚上进行利益衡量,揭示了权谋策略的变化。
  3. 天如早为生民计:假若上天能为百姓考虑,体现了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4. 各与城南二顷田:希望每个统治者能各自分配土地,关注民生。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朝谈”和“暮衡”形成对仗,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
  • 比喻:权力的游戏被形象化,展现了权力与民生之间的对立。

主题思想:

全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统治者的权力集中和对人民疾苦的关注,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的渴望和对历史教训的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七国:象征权力与纷争。
  • 城南的田地:象征着生存与希望,寄托了对公平分配的期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二子”指的是哪两个角色?
    • A. 两位农民
    • B. 两位君主
    • C. 两位商人
  2. “天如早为生民计” 的意思是:
    • A. 上天无所谓
    • B. 上天应考虑百姓的利益
    • C. 上天只管自己的事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兵车行》
  • 白居易的《卖炭翁》

诗词对比:

高启的《仪秦》与杜甫的《兵车行》均关注社会现实,反映了统治者与百姓之间的矛盾,通过历史反映当下,展现了对民生的关心与批判。

参考资料:

  • 高启的诗词集
  • 明代文学研究相关书籍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送韩贯道湖广参议提督武当诸宫观 杨应宁母安人受封诗 和世赏韵 与王世赏重游朝天宫是日病卧待诸公不至 冬日对菊用陈玉汝韵 苏人织蒲为茵二片置床倚间藉背及足甚宜冬寒凌季行以书见惠道经敷五太史辄为所留聊作小诗报季行并柬敷五 醉杨妃菊次韵亨父 诸生有作红叶诗者爱其末句戏为补之 韩都宪公雍挽诗 题徐氏含晖堂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衣敝履空 佃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随随便便 浣浣 鸟字旁的字 水老鼠花 来派 骑驴倒堕 下官不职 鼠字旁的字 自字旁的字 柔开头的成语 衔环雀 耂字旁的字 业字旁的字 讥查 人面兽心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