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教授方君孺人刘氏哀诗二首

《教授方君孺人刘氏哀诗二首》

时间: 2025-05-02 09:29:06

诗句

伯姊真贤妇,闺门行可师。

虽从合拊礼,似欠悼亡诗。

壁已空遗挂,碑谁补色丝。

嗟呼保及矣,托此识余悲。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9:29:06

原文展示:

教授方君孺人刘氏哀诗二首

伯姊真贤妇,闺门行可师。
虽从合拊礼,似欠悼亡诗。
壁已空遗挂,碑谁补色丝。
嗟呼保及矣,托此识余悲。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一位贤良淑德的女性的深切怀念。她不仅在家中品德高尚,甚至可以作为他人的榜样。虽然我们在礼仪上互相扶持,但似乎仍然缺少一些对她的哀悼之情。如今墙壁上已经没有她的遗像可挂,碑上又有谁能为她补上那缺失的色彩呢?唉,保佑她的希望已经消逝,借此我向她表达我的悲伤。

注释:

  • 伯姊:指的是长辈的女性,这里指的是诗人所怀念的亡妻。
  • 贤妇:品德高尚的女性,贤良淑德。
  • 闺门行可师:在家中行事可以作为他人的榜样。
  • 合拊礼:指的是在礼节上互相扶持。
  • 悼亡诗:悼念亡者的诗歌。
  • 壁已空遗挂:墙上本有遗像,如今却空荡荡的。
  • 碑谁补色丝:指的是墓碑上没有彩色的丝带装饰,象征对亡者的缺失。

典故解析:

  • 贤妇:在古代,贤良淑德的女性往往被推崇,成为家庭的楷模。
  • 悼亡诗:古代诗词中,悼亡诗是表达对逝去亲人的哀思的重要形式,许多诗人通过这种形式来抒发内心的哀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字子云,号雪窗,宋代著名词人,生于1115年,卒于1184年。他以词风清丽、情感真挚著称,尤其擅长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刘克庄失去妻子后的哀悼之中,表达了他对亡妻的深切怀念和无法忘怀的情感。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女性的品德和角色被高度重视,诗人的哀伤更显得沉重。

诗歌鉴赏:

《教授方君孺人刘氏哀诗二首》是一首充满深情的悼亡诗,诗人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对亡妻的深切怀念。开篇以“伯姊真贤妇”称颂亡妻的品德,传达出对她的崇敬与爱慕。接着,诗人指出虽然在礼仪上互相扶持,但内心的哀痛却并未得到充分表达,反映出传统礼教下的情感压抑。接下来的两句“壁已空遗挂,碑谁补色丝”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怀念的情感,墙上的空挂与碑上的缺失,象征着亡妻的永久缺席,诗人对她的思念愈发沉重。最后一句“嗟呼保及矣,托此识余悲”以感叹收尾,既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也是对未来的无奈与哀伤。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意象的运用,成功传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痛苦与怀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伯姊真贤妇:开篇直接称赞亡妻的品德,展现出诗人对她的赞美与怀念。
  2. 闺门行可师:她在家庭中的行为举止值得他人学习,进一步强调了她的品德。
  3. 虽从合拊礼:尽管在形式上彼此安慰、扶持,但内心的悲痛仍未得到表达。
  4. 似欠悼亡诗:表示对亡妻的哀悼之情似乎还不够。
  5. 壁已空遗挂:墙上本有亡妻的遗像,但如今已经空荡荡。
  6. 碑谁补色丝:没有人能够为她的墓碑添加色彩,象征着对她的追忆与怀念。
  7. 嗟呼保及矣:感叹已经失去的美好,表达对逝者的追念。
  8. 托此识余悲:通过对亡妻的追忆,表达自己内心的悲痛。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通过对亡妻贤良品德的赞美与自己内心空虚的对比,增强了情感的深度。
  • 比喻:例如“壁已空遗挂”与“碑谁补色丝”,用空间的空缺象征情感的缺失,形象生动。
  • 感叹:最后一句使用感叹的方式,突出了诗人内心的悲痛。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亡妻的深切怀念和哀痛,展现了古代男性在面对失去亲人时的情感表达与文化认同,反映了人们对美好品德的向往与对逝者的追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贤妇:象征着传统女性的美德与家庭责任。
  • 遗挂:代表着记忆与怀念。
  • 空壁:象征着失去与缺失。
  • :代表亡者的永恒记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刘克庄是哪一代的诗人?

    • A. 唐代
    • B. 宋代
    • C. 明代
  2. 诗中“伯姊真贤妇”是对谁的称赞?

    • A. 诗人的母亲
    • B. 诗人的妻子
    • C. 诗人的朋友
  3. 诗中提到的“壁已空遗挂”意味着什么?

    • A. 有新的画挂上
    • B. 已经没有亡妻的遗像
    • C. 墙壁破损

答案:

  1. B. 宋代
  2. B. 诗人的妻子
  3. B. 已经没有亡妻的遗像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与陆游的作品对比:两者都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但陆游的作品更侧重于对时局的感慨,而刘克庄的作品则集中在个人情感上。
  • 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对比:杜甫的诗表达了对兄弟的思念,情感上更为激烈,而刘克庄则是对贤妻的温柔怀念,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具特色。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词三百首》
  • 《古诗鉴赏辞典》
  • 《刘克庄诗词研究》

通过以上分析和互动学习,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和欣赏这首感人至深的哀诗。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点绛唇 泖桥次韵 菩萨蛮 浣溪沙 如梦令 谒金门·春欲去 书壁 答圆悟偈 酬人偈 宝峰读驹父壁间诗次其韵二首 其一 己酉岁十一月二十六日避寇至龙潭院十二月十五日作五首 其五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譬使 砚格 君子一言,快马一鞭 旁骛 包含哄的成语 抱罪怀瑕 饔飧不给 舍生忘死 至死靡他 火字旁的字 邑字旁的字 榜上无名 尣字旁的字 匸字旁的字 吉丁当 鼎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