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2:03: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2:03:39
挽南皋刘二先生
作者: 刘克庄 〔宋代〕
少时已诵水心铭,今息庵文可并行。
椿算过如大君子,蒲轮莫致老先生。
纵无掌故来传诏,盍有门人与易名。
尝辱蓬山授经说,蟆陵道远一伤情。
小时候我就背诵《水心铭》,如今在息庵的文稿也可以一起朗读。
椿树算得上是位大君子,蒲轮可不应该称为老先生。
即使没有历史故事来传达教诲,难道就没有门人来为之改名吗?
曾经在蓬山受教讲经,蟆陵的路途遥远让我感到伤感。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刘克庄,字友直,号石头,南宋时期诗人,擅长词,风格独特,作品多表现对社会的思考与个人情感。其诗词多描写自然景物、人生哲理。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刘克庄对南皋刘二先生的哀悼之际,表达对其学识与品德的怀念,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师友之情的珍视。
《挽南皋刘二先生》是刘克庄对南皋刘二先生的悼念之作,诗中通过回忆与想象,展现了对这位先生的高度敬仰与深切怀念。开头两句,作者以诵读《水心铭》引出对刘二的追忆,意在说明与其的师生情谊。接下来的两句中,作者将椿树与蒲轮进行对比,象征刘二的高尚品德与其他人相较的低下,表现出对其的独特认可。
第三四句,刘克庄进一步追忆刘二的教诲,感慨于没有流传下来的故事与门人,暗示对传统文化的珍视,同时表达对刘二的敬仰之情。最后两句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伤感与失落,蓬山与蟆陵的遥远,象征着对高人追求的渴望与现实距离的无奈。
整首诗用典雅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作者对师友的深切怀念与对人生的思考,情感真挚动人,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对刘二先生的怀念与敬仰展开,体现了诗人对师友之情的珍视和对文化传承的重视。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水心铭”是指哪个作品?
刘二先生在诗中被比作什么?
诗人对刘二的情感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和刘克庄的《挽南皋刘二先生》都涉及对高人和理想的追求,不过王之涣更加强调壮志与风景的结合,而刘克庄则更注重人际关系与情感的表达。两者均展现了对文化与师友的尊重,但侧重点有所不同。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