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赠李端履 其四

《赠李端履 其四》

时间: 2025-05-10 10:19:00

诗句

阛阓通衢散不难,最艰难处是深山。

涉溪渡岭须周遍,莫惮芒鞋一往还。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10:19:00

原文展示:

阛阓通衢散不难,
最艰难处是深山。
涉溪渡岭须周遍,
莫惮芒鞋一往还。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在繁华的街道上,走散并不困难;最难的地方是在深山之中。为了穿越溪流和岭峦,必须四处周游,不要害怕穿着草鞋往返行走。

注释:

  • 阛阓:指热闹的街市或繁华的地方。
  • 通衢:指通畅的大路。
  • 散不难:散开、分开并不困难。
  • 艰难处:最困难的地方。
  • 涉溪渡岭:指过溪流与翻越山岭。
  • 须周遍:必须到处走走,周游一遍。
  • 莫惮:不要害怕。
  • 芒鞋:用芒草编织的草鞋,指简陋的鞋子。

典故解析:

这首诗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典故,但其意象和主题反映了古代文人对自然山水的追求与探索精神。诗中提到的“深山”象征着人生的艰难与挑战,而“渡岭”和“涉溪”则表达了面对困难时需要勇往直前的决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马光祖是宋代的诗人,生平不详,但他的诗作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他的诗风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一个自然与人文交融的时代,诗人通过对深山与繁华之间的对比,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艰难困苦的坦然面对。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两个对立的场景:繁华的街市与深邃的山林。开头两句:“阛阓通衢散不难,最艰难处是深山。”将人们在城市生活中的轻松与在自然中探险的艰辛形成鲜明对比,凸显出人生道路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接下来的两句则转向行动的召唤,强调了探索自然的必要性和价值,这种探索往往伴随着挑战和考验。

诗中“莫惮芒鞋一往还”一句,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鼓励人们在面对困难时不要退缩,勇敢前行。此处的草鞋象征着简朴和坚韧,暗示无论环境多么艰难,只要心中有目标,就应当勇敢去追寻。整首诗通过对比与鼓励,展现了诗人对真实人生的深刻理解,令人感受到一种力量和启发。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阛阓通衢散不难”:在繁华的市场与大路上,走散并不困难,暗示生活中表面的繁华。
    • “最艰难处是深山”:真正的困难在于内心的孤独与深山的险阻,象征人生的挑战。
    • “涉溪渡岭须周遍”:穿越溪流与山岭,需要广泛探索,表示获取经验的重要性。
    • “莫惮芒鞋一往还”:鼓励人们不要怕穿着简单的鞋子,继续前行,表达出一种不怕艰苦的精神。
  •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通过城市的繁华与自然的艰险形成对比,增强了诗意。
    • 隐喻:深山象征人生中的困难境地,而芒鞋则代表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决心。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在面对人生的挑战时,要有探索精神和无畏勇气,鼓励人们勇敢迈向未知的旅程。

意象分析:

  • 阛阓:象征繁华与喧闹的生活。
  • 深山:代表人生中的困难和挑战。
  • 芒鞋:象征简朴与坚韧的精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阛阓”指的是: A. 深山
    B. 繁华的街市
    C. 大路
    D. 小溪

  2. “莫惮芒鞋一往还”这句话的意思是: A. 不要害怕艰难
    B. 要穿好鞋子
    C. 不要回头
    D. 一往情深

  3. 诗的主题是什么? A. 生活的繁华
    B. 探索自然与人生的艰难
    C. 对城市的怀念
    D. 对深山的赞美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王之涣
  • 《行路难》——李白

诗词对比

  • 马光祖的《赠李端履》与王之涣的《登高》,两者都表达了人生的艰辛与追求理想的决心,但《登高》更多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色,而《赠李端履》则更关注心灵的探索与自我反思。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指南》

以上内容为《赠李端履 其四》的全面解析与学习材料,希望对理解这首诗有所帮助。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湘江道中思常宗 答李仲弘写怀次韵 渐老 春暮有感(二首) 春日白门写怀用高季迪韵(五首) 用前韵书事 江畔寻花偶成(二首) 寓江宁村居病起写怀(十首) 寓江宁村居病起写怀(十首) 晚春(三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舆评 麥字旁的字 搜猜 言语漏泄 包含鸢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矜的成语 淫言狎语 违难 密付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色字旁的字 衣字旁的字 鼠窃狗盗 板印 寝食俱废 风字旁的字 目字旁的字 血肉相连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