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0:40: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0:40:46
阙下留别孙丁二学士归旧山
——潘阆 〔宋代〕
名利路万辙,我来意如何。
红尘三尺深,中有是非波。
波翻几潜没,来者犹更过。
归去感知泪,永洒青松柯。
我走在名利的道路上,经历了无数的坎坷与曲折,我来这里的目的又是什么呢?在繁华的红尘中,生活如同一方三尺的天地,不过其中却满是是非与纷争。波涛翻滚,多少人曾在此沉没,而后来的又一个个接着前行。回归故土时,我不禁泪流满面,泪水将青松的枝条沾湿。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潘阆,字彦琛,号浮云,宋代词人,擅长词作,风格清丽婉约。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情世态,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潘阆对友人孙丁二学士归隐的送别之际,表达了其对于名利的思考与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阙下留别孙丁二学士归旧山》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古诗。诗人通过对名利纷争的反思,展现了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开篇“名利路万辙,我来意如何”,直接点明了诗人对于世俗追求的思考,反映了对人生方向的不确定与迷茫。
诗中“红尘三尺深”一句,形象地描绘了世俗生活的局限与纷争,让人感受到生活的复杂与无奈。此处的“是非波”更是将人世间的争斗与烦恼生动地表现出来,作品以波涛起伏的意象来象征人生的起伏不定,令人心生感慨。
结尾部分“归去感知泪,永洒青松柯”,通过“泪”的意象,传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深情与不舍,同时也象征着对人生的感慨与释然。青松作为坚韧不拔的象征,暗示着一种对未来的希望与坚持。
整首诗在形式上运用了对仗与音韵的和谐,使得情感更加渗透,展现了潘阆独特的艺术魅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名利的思考,对人生的感慨,以及对友谊的珍视与思念,反映了宋代文人对于世俗与内心深处的挣扎与反思。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名利路万辙”意指:
A. 名利的追求充满曲折
B. 名利的路途非常顺利
C. 诗人不在乎名利
D. 名利与人生无关
“红尘三尺深”中的“三尺”指的是:
A. 古代的一个长度单位
B. 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C. 生活的局限与纷争的象征
D. 诗人的身高
诗的结尾表现了什么情感?
A. 友谊的结束
B. 对名利的渴望
C. 对故乡的怀念与不舍
D. 对未来的绝望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以上内容为对《阙下留别孙丁二学士归旧山》的全面解析与学习帮助。希望能对您理解这首诗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