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38: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38:17
赣石三百里,春流十八滩。
路从青壁绝,船到半江寒。
不是春光好,谁供客子看?
犹须一尊渌,并遣百忧宽。
这段赣江的石头有三百里,春天的水流在十八个滩头冲刷。
路途在青色的悬崖间断,船只驶到江心时却感到一阵寒意。
如果不是春天的景色美好,谁来为旅人欣赏呢?
还是要有一杯美酒,才能缓解心中的百般忧愁。
本诗未涉及明显的典故,但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与旅途的感慨,表现出一种对生活的思考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作者介绍: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以山水田园诗见长,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田园生活,语言清新自然,富有情趣。
创作背景:此诗可能写于杨万里行旅途中,描绘了赣江的春景,同时流露出对生活的感慨与对美酒的向往,反映了他在旅途中的孤独与思考。
《过皂口》通过描写赣江的春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首联以“赣石三百里,春流十八滩”描绘了江水的奔流和险滩的壮丽,展现出自然的磅礴气势。接下来的“路从青壁绝,船到半江寒”则转向旅途的孤寂,暗示出在美丽的春光中,旅人却感受到一丝冷意,仿佛自然的美好与内心的孤独形成鲜明对比。
“不是春光好,谁供客子看?”一句,进一步反映了诗人的内心感受,似乎在质疑即便春光再好,若无知音共赏,亦是无趣。最后一句“犹须一尊渌,并遣百忧宽”则表达了诗人对美酒的渴望,认为美酒可以缓解心中的忧愁。整首诗既有自然景色的描写,又有情感的抒发,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对友谊的渴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描绘自然与旅途的对比,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孤独的感慨,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和内心情感的丰富。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赣石”的数量是:
A. 一百里
B. 三百里
C. 四百里
诗人希望通过什么来缓解心中的忧愁?
A. 美景
B. 美酒
C. 朋友
诗中“不是春光好”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失落
C. 愤怒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