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次前韵二首

《次前韵二首》

时间: 2025-05-10 07:56:36

诗句

竹溪诗笔几曾乾,遗我新诗照眼寒。

不用寻梅霜月底,只将诗句作梅看。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7:56:36

原文展示:

次前韵二首
——陈著 〔宋代〕

竹溪诗笔几曾乾,
遗我新诗照眼寒。
不用寻梅霜月底,
只将诗句作梅看。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诗歌创作的热情与对梅花的独特理解。作者在竹溪边写诗,几乎没有干枯的时刻,却把新作的诗呈现给我,仿佛在寒冷的眼前闪耀。不必去寻找梅花在霜月之下的景象,只需将诗句本身当作梅花来欣赏。

注释:

  • 竹溪:指竹子生长的溪流,常用以描绘清幽的环境。
  • 诗笔:写诗的笔;“几曾乾”意思是几乎没有干枯的时刻。
  • 照眼寒:照亮眼睛,显得寒冷,指诗句的清冷之美或寒意。
  • 寻梅霜月底:在霜月的月光下寻找梅花。
  • 诗句作梅看:将诗句视作梅花来看待,表达对诗句的珍视。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梅”常常用来象征高洁、坚韧的品质,是中国古代文人常用的意象。梅花在寒冬中独自绽放,象征着不畏艰难、追求高尚的精神品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著,字德明,宋代诗人,以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常在山水之间寻找灵感。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物,表达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一个清幽的竹溪环境中,可能是在冬季梅花盛开的时节,作者借此时景表达自己对诗歌创作的热爱与独到见解。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竹溪为背景,展现了诗人陈著的创作过程与精神世界。开篇“竹溪诗笔几曾乾”,以“竹溪”引入,既点明了环境的清幽,也暗示了诗人在创作方面的源源不断;“遗我新诗照眼寒”则突出了诗的孤高与清冷。接下来的两句“不用寻梅霜月底,只将诗句作梅看”,则从诗意上升至哲理,表现出诗人对诗句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洞察。诗中虽无梅花的直接描写,却通过诗句的传达,让读者感受到梅花的高洁与坚韧。

全诗在形式上简洁而富有韵律,意象的运用自然流畅,情感真挚深邃,体现了宋代诗人对自然与自我情感的深刻理解。诗人在这里不仅仅是在描写梅花,更是在探讨诗与自然、情感之间的深层关系,表现出一种超越物质的精神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竹溪诗笔几曾乾:在竹溪环境中,诗人的笔几乎没有干涸过,暗指诗歌创作的不断与源源不断的灵感。
  2. 遗我新诗照眼寒:新作的诗句如寒光照耀,表达出诗句的清冷与高洁。
  3. 不用寻梅霜月底:表达对现实生活的超然态度,不必去寻找世俗的美。
  4. 只将诗句作梅看:强调诗句本身的独特美,诗歌的意象与梅花相互映衬。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诗句比作梅花,表现出诗的清新与高洁。
  • 对仗:整首诗的结构工整,形成强烈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传达了诗人对创作的热爱和对自然美的感悟,反映了他在诗歌中寻找高洁精神的追求,同时也表现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竹溪:象征清新宁静的环境,寓意诗人灵感的源泉。
  • 梅花:象征高洁、坚韧的品质,代表诗人追求的理想与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竹溪”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干枯的河流
    • B. 清幽的环境
    • C. 热闹的市集
  2. 诗中提到的“梅”象征着什么?

    • A. 富贵
    • B. 高洁与坚韧
    • C. 迷惘与孤独
  3. 诗人是如何看待自己创作的诗句的?

    • A. 认为无所谓
    • B. 视其为梅花
    • C. 觉得很普通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梅花》——王安石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诗词对比:

  • 王安石的《梅花》同样以梅花为主题,表现了坚韧不拔的精神与对美好理想的追求。
  • 李白在《夜泊牛渚怀古》中通过历史的回顾,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与对理想的向往。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自大乘将游汤泉道中 题历阳天庆观自然庵 无题三首 其三 无题三首 其二 无题三首 其一 书长干僧房 回酒 昨日偶到北观蒙君俞元载元发明叔惠然见过 谢陈无己相访 食笋二首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朝阳鸣凤 得于心应于手 税衣 廾字旁的字 叩天无路 重身子 单耳刀的字 立字旁的字 弋字旁的字 㺀𤝽 车字旁的字 风行水上 舍邪归正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包含窗的词语有哪些 审报 肩不能挑,手不能提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