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山居杂诗 其二

《山居杂诗 其二》

时间: 2025-05-07 23:39:37

诗句

闲向颓檐昼负暄,前峰忽听落啼猿。

未离文字非心眼,欲证圆通有耳根。

翠羽每衔花入梦,好风特为我关门。

胸中一事凭谁论,将此身心报佛恩。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3:39:37

原文展示

闲向颓檐昼负暄,
前峰忽听落啼猿。
未离文字非心眼,
欲证圆通有耳根。
翠羽每衔花入梦,
好风特为我关门。
胸中一事凭谁论,
将此身心报佛恩。

白话文翻译

在阳光和煦的午后,我闲坐在斜屋檐下,
忽然听到前面的山峰上传来猿猴的啼叫。
离开文字的世界,并不是心灵的视野,
而是想要证明圆通的智慧,耳根是关键。
翠鸟每次衔着花儿飞入梦中,
微风特别为我关上了门。
心中所思之事又能与谁讨论呢?
我只希望能以此身心来报答佛的恩德。

注释

  • 颓檐:斜屋檐,指屋顶的倾斜部分。
  • 负暄:享受温暖的阳光。
  • :猿猴,常常被用来象征孤独或哀伤。
  • 耳根:佛教用语,指听觉的根本,是智慧的源泉。
  • 翠羽:指翠鸟,鸟类的一种,羽毛鲜艳。
  • 关门:比喻安静,不受外界打扰。
  • 佛恩:佛教的恩惠,指对信徒的救赎与庇护。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道衡,明代诗人,生平事迹鲜有记载,但其作品多反映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具有浓厚的道教哲学色彩。他的诗风朴素而深邃,常常蕴含深刻的哲理。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一个宁静的山居环境中所作,表达了诗人在自然中感受到的宁静与思索。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引发对内心世界的反思,表现出一种从容与淡泊的生活态度。

诗歌鉴赏

《山居杂诗 其二》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以及内心的哲学探索。开篇“闲向颓檐昼负暄”让人感受到一种悠闲的生活状态,诗人似乎在享受温暖的阳光,身心舒畅。而“前峰忽听落啼猿”则打破了这种宁静,猿啼声的出现使得诗人内心浮现出孤独感,似乎在与自然产生某种对话。诗中提到“未离文字非心眼”,在强调文字与心灵之间的关系时,展现了诗人对知识与领悟的思考,深入探讨了“耳根”在理解世界中的重要性。

接着,翠鸟衔花入梦的意象,塑造了一种梦幻而美丽的画面,象征着诗人对自然美的向往与追求。而“好风特为我关门”则表明了诗人渴望宁静的心态。最后两句“胸中一事凭谁论,将此身心报佛恩”则是对人生意义的反思,表达了对佛教信仰的归依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自然的热爱,蕴含了对自我与世界关系的思索,既有个人情感的流露,也有哲学层面的探索。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闲向颓檐昼负暄:诗人处于一种悠闲状态,享受阳光的温暖。
  2. 前峰忽听落啼猿:突如其来的猿啼声,打破了原本的宁静,暗示孤独感。
  3. 未离文字非心眼:强调离开文字并不等于心灵的觉悟,暗示知识与心灵的关系。
  4. 欲证圆通有耳根:想要理解深奥的道理,需依靠听觉的敏锐。
  5. 翠羽每衔花入梦:翠鸟衔着花飞入梦中,象征着心灵的纯净与自然的美。
  6. 好风特为我关门:微风为诗人创造了一个宁静的环境,暗示内心的安宁。
  7. 胸中一事凭谁论:内心的思考没有人可以讨论,感到孤独。
  8. 将此身心报佛恩:希望用自己的身心来报答佛陀的恩德,表达虔诚的信仰。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耳根比作认识世界的根本。
  • 拟人:微风“关门”,给人以温暖与亲切感。
  • 对仗:整首诗在句式上有很好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通过对生活细节的观察,反映了内心的宁静与对佛教信仰的虔诚,体现出一种淡泊名利、追求自我内心和谐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颓檐:象征一种自然与生活的融合。
  2. 猿啼:代表孤独与自然的呼唤。
  3. 翠羽:象征美好与梦想。
  4. 耳根:代表智慧的探求与内心的觉醒。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翠羽”指的是哪种动物? A. 燕子
    B. 翠鸟
    C. 麻雀
    D. 鹦鹉

  2. “好风特为我关门”中的“关门”意指什么?
    A. 关闭门窗
    B. 安静环境
    C. 与人隔绝
    D. 迎接客人

  3. 诗人希望如何报答佛恩?
    A. 用财富
    B. 用身心
    C. 用知识
    D. 用名声

答案:1.B 2.B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李白的《静夜思》

诗词对比

  • 《山居秋暝》与《山居杂诗 其二》在主题上都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但王维的作品更加注重景色的描绘,而道衡则更多地探讨了内心的哲学思考。
  • 《静夜思》同样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独感和对生命的思索,风格上较为简洁而深邃。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道衡研究》
  • 《山水诗的艺术世界》
  • 《中国古诗词的解读与欣赏》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即景怀华五贻堂 阳春亭即目 归梦 又愁 其四 又愁 其三 又愁 其二 又愁 其一 边愁 其四 边愁 其二 边愁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喋喋不已 山字旁的字 缶字旁的字 撒泼打滚 泰山不辞土壤,故能成其高 琼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遮遮掩掩 痛切心骨 毋字旁的字 黹字旁的字 包含罍的词语有哪些 降跽谢过 鹿字旁的字 兵毁 金壶墨汁 五典 疏柱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