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4:40: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4:40:47
种兰近竹边,竹与争兰光。
竹影日渐薄,兰叶亦萎黄。
物以类相合,胡为反相伤?
我今抱兰去,永保深林香。
在竹子旁边种兰花,兰花与竹子争辉。
竹子的影子渐渐淡薄,兰叶也开始萎黄。
万物都是类聚,为什么要彼此伤害呢?
我今天带着兰花离去,永远保留它在深林中的芬芳。
本诗中并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提到的“竹”和“兰”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常见的意象,竹子象征坚韧和正直,而兰花则象征高洁和雅致。这种对比反映了诗人对环境的思考和内心的情感。
道衡,明代诗人,生活在社会动荡的时期,以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作品多关注自然和人性。
此诗反映了作者在特定环境下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以及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理解,表现了对和谐生活的渴望。
《知非吟 其一》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思考的诗。通过描绘兰花与竹子之间的竞争,诗人探讨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诗中的“物以类相合”一语,深刻揭示了生物之间应该相互扶持、共同繁荣的道理,而“胡为反相伤”则表达了对生活中相互伤害现象的困惑与不解。
从情感上来看,诗人选择将兰花与竹子放在一起,既有美的享受,也有竞争的苦恼。最后,诗人选择带着兰花离去,表明了对纯洁、高尚的追求。诗中“永保深林香”的意象,不仅表达了对兰花香气的珍视,也隐含了对高洁品德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反思,强调了自然与人之间应有的和谐关系,传达出一种独特的哲学思考与情感。
整首诗通过兰花与竹子的争斗,表达了对和谐关系的渴望与反思,强调了避免相互伤害、追求美好品德的重要性。
诗中提到的植物是什么?
A) 玫瑰
B) 兰花
C) 菊花
诗人对竹子与兰花的关系持什么态度?
A) 积极支持
B) 怀疑和反思
C) 无所谓
“物以类相合”这句话的意思是?
A) 物体相互吸引
B) 物种相互结合
C) 物以同类相聚
答案:
与王维的《竹里馆》相比,二者都涉及竹子,但《知非吟 其一》更侧重于人与自然的哲学思考,而《竹里馆》则传达出一种隐逸的生活态度和对自然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