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1:22: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1:22:29
三老辽东旧,而今各暮途。
寒风自萧索,幽草不荒芜。
冰雪春心长,风尘此态无。
市中逢皂帽,曾识管宁无。
这首诗写的是三位老朋友曾经在辽东相识,现在各自都已走到人生的暮年。寒风让人感到萧索,然而幽静的草地却依然不显荒芜。冰雪覆盖的春天,心中依然充满向往,而在风尘中的人生状态却是如此无奈。在市集上遇见了戴通乾,想起了昔日的管宁。
作者介绍:李锴,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多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与对友谊的珍视,风格沉稳内敛。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老友之间的相聚之际,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与对现状的感慨,反映了清代社会中士人的情感世界。
这首诗通过简单的语言和清晰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于人生无常的思考以及对友谊的珍重。开篇提到的“三老”不仅指代了朋友,也隐含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转折。在辽东的旧地重游,诗人感受到寒风的萧索,与自然的冷清形成对比。在这样的环境中,幽草依旧生长,象征着生命的韧性和希望。
诗中“冰雪春心长”一句,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尽管外在环境严酷,但内心的渴望依然存在。最后提及“市中逢皂帽,曾识管宁无”,不仅是对友人的思念,也是对志趣相投的人的一种追忆,体现了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谊。
整首诗在情感上有着强烈的共鸣,让人感受到一种对过往的追忆与对未来的期盼,同时也反映了人生的无奈与希望交织的复杂情感。
逐句解析:
三老辽东旧,而今各暮途:三位老朋友曾在辽东相识,如今各自在生活的不同阶段,暗示了人生的变迁。
寒风自萧索,幽草不荒芜:寒风带来孤独感,而幽草依旧生长,象征着生命的坚持与希望。
冰雪春心长,风尘此态无:尽管外界冰雪覆盖,内心对春天的向往依然存在,而生活中的风尘却让人感到无奈。
市中逢皂帽,曾识管宁无:在市集中偶遇戴通乾,勾起对管宁的回忆,表达对旧友的思念。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友谊的追忆和对人生的感慨,传达出一种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珍惜当下的情感基调。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三老”指的是:
A. 三位朋友
B. 三位神仙
C. 三位诗人
D. 三位长者
“冰雪春心长”中的“春心”指的是:
A. 春天的到来
B. 对美好生活的希望
C. 季节的变化
D. 对自然的热爱
诗中提到的“皂帽”是指:
A. 一种帽子
B. 一种植物
C. 一种动物
D. 一种地名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通过这些比较,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寄赠戴通乾 其二》所蕴含的情感与思想。